查看全文
。
珊瑚也定了亲。她妍丽多才,出身国公府,有县主身份在,自小得我教养,长于理家,样样都出色,真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我让长安去打听, 问了李琼华和珊瑚自己的意见,最后定下了长安的好友, 文渊侯世子, 程嘉佑。
我这时才知道,那年他来寻长安,为珊瑚捡她掉下的纸鸢, 珊瑚便与他见过。自此,长安便多了一个小秘密,替妹妹和好友传信。
我又气又笑, 拍打着长安,他嬉笑着躲闪。
持盈入府后,我先让她试着管一半的事,见她做得稳妥, 便将大半都交给了她。
长安先成家后立业, 此时的定国公府已经无须韬光养晦, 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成为一个小将军。
珊瑚也出嫁了, 是我和持盈一起操办的, 长安送她出嫁,她定会获得一世的幸福。
儿女们都过得好,我便也放了心。
每日晨起时看着镜中的自己, 年华不再, 眼角已添了不少皱纹。
李琼华陪伴着我过了半世, 一开始瞧不上她,后来一天不听她娇娇嗲嗲地说话, 倒不习惯了。
菱娘去得早,青枝与其说是侍妾, 更像是我手下一大管事,还有其他通房丫头,国公府都会为她们养老。
我在后半生先送走青枝, 与我相伴一世的李琼华也在五十岁的时候走了。
虽然心内不免感伤, 然而,我到底护住了她们一世。
霍晏和秦念念后来还是回来了, 老了, 大概是游不动了。
霍晏哭着喊着要见我, 说自己知道后悔了。
持盈问我要不要见,我说不必了。这么多年,他的心性还没有成熟,以为做错过, 只要自己知道悔改, 都能得到原谅。
他们住过的院子如今已有别人入住了,于是持盈便吩咐人在城郊找了个房子, 又让两个人照顾他们,只是我和长安都去没有见他们。
下人说, 霍晏不肯跟秦念念住了。秦念念也央着人给我传话, 希望给她另找个房子。我也答应了,让人在隔壁又找了一间。再怎么,也是国公府的姨娘。
他们就这么两看相厌地直到去世。
我活到了很大的年纪,儿女也有了儿女, 儿孙满堂,在我膝下尽孝。
若说来,这倒也是很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