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大诗人

查看全文
场上的合作伙伴,这些人溜须拍马的本事可比家里的妇人和家丁们要强得多。可能他们跟我爹一样不是太懂,但夸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什么咏絮之才,什么李杜之风说起来是一套一套的。 把我爹哄得那叫一个开心,他一开心,那合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其中有个商人甚至为了拍我爹的马屁,还把这些文章拿去报社发表了。 一开始,只有一些想要巴结我爹的商户夸我。 而学术界对于我这个既没留过洋,又没读过大学的离婚妇女是丝毫不看好的。 他们都说我的文章太过白话,粗陋不堪,没有深意。 徐哲更疯了一样怼我,说我这个土包子还是别写文章了,说我永远也比不上宋菱的才华。 他应该是有一些自卑在身上的,比存款比不过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那一点文化了。 但是我就觉得有点好笑,我就写着玩儿而已,他干嘛那么激动? 我又不是写给他看的,他那么紧张干嘛?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我出了一个平 A,他把大招加闪现全交了。 后来我明白他为啥那么紧张了,因为危机感。 他和宋菱的诗文确实语言优美,婉转多情,但受众只局限在学术圈里而已,老百姓们压根儿不爱看,也看不懂。 但我的文章就不一样了,学术圈儿的人觉得我的太过白话。 却因为通俗易懂,很有趣味,老百姓们都把我的文当话本子来看。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术圈内有名的大儒林老先生听说了我的文章。 他实在是好奇,我那些被学术圈黑得惨无人道的文章到底长啥样,为啥它们被那样骂,却又那么火? 没想到,林老看完我的文之后爱不释手,对我不吝赞美,说我的文笔铿锵有力,贴近百姓,趣味十足,给了我极高的评价 然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似乎一夜之间,风评就变得一边倒地夸我了。 这可能就是大佬的影响力吧。 文人夸人可跟我爹那群商场上的伙伴不一样,之前那些人只会有啥词儿用啥词儿,毕竟文化水平不够,脑子里除了那点儿东西没别的了。 但他们学术圈的文人就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说,夸人也是一门学问。 他们说我的文章既有着极高的文学涵养,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了我复杂的情感,隐晦地表达了悲天悯人之情,又展露出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书评一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我写的时候真的是那样想的吗? 我怎么不记得了? 不论到底我咋想的,反正阴差阳错地,我就成了个才女。 因为徐哲的关系,老有人拿我和宋菱做对比。 他们说,我和宋菱一个是豪放派,一个是婉约派。 这让宋菱很是不忿儿。 她似乎很难接受把我一个没上过学的妇女跟她这个留洋归来的大学老师做对比。 看到她不忿儿我就开心了,并且她的愤怒给了我写文章的无限动力。 渐渐地,我算是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