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难?

查看全文
因为工业革命的前奏——机械替代,就源自黑死病造成的人力短缺。 2)难在国人的消费能力极低。 我们还有 9 亿人月收入在 2k 以下,而且房地产也大量消耗了居民的消费潜力,把当下的和未来的口袋都掏空了。 居民没有钱去升级需求,形成商业循环,企业也就只能打价格战、抢市场,而无心升级产品。 3)难在需要思想解放、法制建设、深化市场改革、共同富裕、反垄断……总之是整个社会的软实力都要全方位地提升,那这就快不了! 结语 总结一下本篇的观点。 首先,年轻人不进厂的真正原因,是进厂带来的「效用」<付出的「生命能量」。 不光是工厂,即使是白领工作,大家越来越不开心,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其次,一个国家的最低工资,必须以能支付打工人的生活和生育为基准。 显然我们的工资水平突破了这个底线,在生活成本不降的情况下,工资无法再降,所以低端产业的转移不可避免。 再次,产业升级需要的是自由的大脑,健全的法制,以及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 最后,大量高端岗位产生于不断升级的行业,只有充分地市场竞争,企业才有升级动力,大厂不卷,年轻人就要卷,所以要反垄断,要市场化。 但社会结构的改革,既需要博弈,也需要时间,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应对眼前的困境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 拥抱现实。 这是达利欧《原则》中的第一条。 我经常看到有人抱怨说:「知道了这些道理又有什么用呢?更痛苦了。」 我在本文的开头就说了,你只有认清社会机器是怎么运转的,才能了解你现在正经历着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你的行动才有方向,才不至于盲目。 认清现实的目的,不是说要立刻就去改变现实,而是要利用它改善自己的处境。 我经常举李笑来不信中药,但会买中药股的例子,虽然它不够正面,但却足够表达「拥抱现实」的含义。 你不妨代入下这个例子,你看到的现实是什么? 是有很多不动脑子的家伙,会被忽悠去买那些没有用的中药。 你能做的,不是要去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因为你知道还有另一款现实——思想解放,是一个缓慢且悠长的过程。 所以拥抱现实的做法,就是从这个现实里赚到钱,然后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觉醒自己的意志。 这倒不是谁的名言,而是我在本专栏的第六节《那些阻碍你实现阶层跃迁的底层思维》的结尾,灵光乍现想到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就在于使自己的意志,完全压过社会规训和基因算法对自己的控制,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很多人说的自律,其实还只是在第一个层面,即对抗基因算法和生物本能的层面。 你必须趟过第二层,去思考那些你曾奉为圭臬的,深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