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京华

查看全文
在他身边是奉命守护,只待世家内乱平息,便接他回来。 听闻,世家派出得力人手数百人,前去相迎,沿路声势浩大,无人不知。 可他恢复身份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登门去羞辱那个同他退婚的未婚妻。他想看到她追悔莫及的样子,他为难她的家人,只是想看到她苦苦哀求。 他志骄意满的说出那句话:莫欺少年穷! 听到暗卫原封不动的陈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仁儿有些疼。 他的侍从们好像也为他摆足了架势,在那个女子面前说他出身世家,身份尊贵,便是皇家公主也为他折腰,只有那等拜高踩低眼皮子浅的人才会欺他。 唐照将宋思澜视为炫耀的资本,我以为她听见这种话会生气,没想到她竟还觉得是自己慧眼识珠。 暗卫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明显也顿住了。 4 自从宋思澜随唐照离开之后,父皇似乎也在一夕之间老了许多。 有一次,他竟问我:「是不是朕对她溺爱太过,才让她这般行事无度?」 我并未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可他满眼的疑惑并未散去,他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何她能舍下一切。 他沉声道:「若那日你处在相同的境遇,你会如何选?」 我沉默片刻,郑重道:「生我者养我者,皆在此处,我绝不会为了旁人抛下这一切。」 父皇拍了拍我的肩膀,眼底闪过几分欣慰。 或许是皇姐的态度寒了他的心吧,他才会问我同样的问题。 父皇膝下也曾有三个儿子,可惜其中两个相继夭折,另一个死于兵乱之中,如今,膝下只有四个女儿,皇姐是他的长女,他自是宠了许多年。 太子位空悬多年,那些大臣一直在进言让父皇从皇族中过继嗣子,来日继承大统。 可我知道,父皇他不愿意。 大岳历经数代,中途一度动乱频生,山河已显飘摇之势,是父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成为中兴之主,再现盛况。 他亲手缔造的宏图大业,自然不愿拱手让于他人。 朝臣们数次提起,皆被他驳斥了。 可是如今,他似乎意识到自己老了,再无盛年时的雷霆之势。 我看到了他的无力与挣扎。 他并不甘心,不甘心接受那些朝臣的谏言,却又在苦恼百年之后如何托付河山。 他似是与我闲话家常般说道:「若从宗族中过继嗣子,你觉得谁可堪大任?」 我沉默良久,沉声道:「是否过继嗣子,来日父皇自有答案。」 他的手微顿,目光顿住, 他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他问的是人选,而我回的是是否过继。 5 父皇请当世大儒为我授课,更让叶大将军亲自教我骑射剑法,幸好从前便有些底子,如今得名师指点,自会事半功倍、日益精进。 我前往太学之时,在拐角处听见有学子在私下议论着立储之事。 我并未着急出现打断他们,反而在隐蔽处听了许久。 他们似乎已经窥见朝中风向。 如今祁王之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