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后妃失踪,陛下却与平常无二般上朝处理政务。
众人皆道明妃于圣上而言,无可无不可。
后某一日,皇帝又去明妃宫中时,寝殿的梳妆台被挪了位置。
遣人来问才知,新来负责打扫的宫婢认为梳妆台挡了窗外照进来的光,便自作主张挪偏了些,不过几尺而已。
圣上听罢,只平淡地睨了一眼,便吩咐道:「拖出去,杖杀。」
新帝登基不过一年多,向来以仁和著称,未曾因此等小事罚过底下。无论前朝后宫,不少人听说后都出了一身冷汗。
那些背后闲议明妃的宫婢,欲向上书指责皇帝为一后妃大肆搜捕而劳民伤财的言官均止了心思。
无人再敢轻易提起那位明妃娘娘。
对明妃的重视程度,圣上从未言明表现出来。一切不过简在帝心罢了。
我听说这些时,已逃到北部,卫偃执意留下兵权的地方。
受这里民风的感染,我已然与以前大相径庭。
一年时间里,不仅马术,轻弓射箭也颇为娴熟。
但大多闲时,我都是拎着一小壶酒,坐在镇前的那颗梨花树下独饮,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待着。
明昭二年,朝廷撤销一切关于明妃的逮捕令,说是皇宫得了消息,明妃已薨。
在我出逃一年后,赵晔终于放弃追捕我。
直至明昭十六年,懿景帝因劳思过度,急疾而驾崩,仅在位十六年。
明昭年间,百姓安居,无战乱纷扰,是经久未现的盛世。但更令后世津津乐道的谈资,是皇后之位从伊始悬空至终。
有人认为是因为熙景帝好男色,但大多数都认同的观点是,懿景帝与他最爱的女子分离,爱而不得以此纪念。
后有野史记载,懿景帝死前曾不停地念着那名早已被贼人所杀的明妃。
但最终也没有任何考究到切实的证据,证明此事。
彼时,我正靠在梨花树底,拎了壶桑落。
从城里回来的人路过边跑边喊着:「皇帝驾崩了!皇帝驾崩了!」
我喝酒动作顿住,出神了许久。
树荫下映着点点光斑,枝干暂歇的新雀抖翅离开,带起的树叶簌簌做响。
我眨了眨眼,视线清明。许久,我似乎什么都想了,也似乎什么都没想。
片刻后,把手中的桑落来回倾倒在面前,直至一滴不剩。
树上的梨花瓣落在眼角,我抚去,假装没感受到一滴湿润。
空酒壶在手中掂了掂,接着被我抛进旁边的溪流里,随即启步离开。
梨花树很美,但我不打算再回来了。
【番外】
1
「殿下,此次前往靳隘关,您……」
「爹爹!」
明疏鸿正与太子在正厅议事,小明筝不知何时从后院绕到前厅来了。
秦国公看着女儿有些头疼。
只好拉着明筝到赵晔面前,「筝儿,不得无礼,见过太子殿下。」
赵晔坐在主位上,看着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对他俏生生地行礼,牵了下嘴角,
「免礼。」
女孩儿点点头,起身又回头拉了拉父亲的衣角,「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