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厉害的间谍是谁?

查看全文
为苏联招募情报人员的多伊奇。 阿诺德·根里诺维奇·多伊奇有着很复杂的出身,他是个出生在维也纳的捷克斯洛伐克犹太人,上大学就入党,毕业就去莫斯科成为了秘密情报人员,那阵子他正在英国组建新的情报网。 得知一位剑桥毕业的大好青年正苦于没处为共产主义奋斗后,多伊奇很自然地起了招募的心思。 本来他就觉得英国大学里那帮左倾学生是座富矿,想瞌睡遇到枕头,多伊奇很快就通过爱丽丝约菲尔比见面,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西班牙往事 菲尔比对初见的多伊奇印象很好,在他看来对面的「奥托」不仅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 菲尔比对多伊奇的观点颇多认同,两人在摄政公园的长椅上足足闲聊了一下午,相见恨晚到完全没说正事儿。 好在临告别前多伊奇邀请菲尔比改日到自己家喝下午茶,这才算有了后来的剑桥小组。 第二次交谈中,多伊奇给了菲尔比一个相当「浪漫主义」的建议,断绝与共产主义者的一切联系,不要入党,不要参与工人运动,反而要树立右翼乃至纳粹同情者的新政治形象,「反法西斯需要能够进入资本主义内部的人」,你留在英国,比走上战场更重要。 菲尔比接受了多伊奇的建议,他并不知道这条路需要付出多么残忍的代价,也不清楚要面对怎样的痛苦,他只知道为了理想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为了继续做贡献,他还把剑桥的好友唐纳德·麦克林与盖伊·伯吉斯等人推荐给了多伊奇。 很快,一个充满左翼思维的青年很快就不见了,金菲尔比开始迅速保守起来,甚至跟自己的共党妻子都开始分居,反倒利用记者的身份和德国走得很近。 1937 年 2 月,菲尔比以自由记者的身份近距离采访西班牙内战,暗地里为共和军收集情报。 他很快就利用自己的人脉进入佛朗哥的圈子,孜孜不倦地把各种军事情报传到巴黎,再转道发送回莫斯科。 遗憾的是,这种转一手的情报时效性必然很差,整体战况还是肉眼可见地不利于共和军。 关键时刻,莫斯科那边觉得该玩儿点狠活了!听说我们有卧底在佛朗哥的核心圈子,不行直接把他物理消灭吧! 菲尔比倒是愿意尝试来个刺杀,甚至做好了跟佛朗哥一换一的准备,但是他的上线马利觉得不行,你压根没受过军事训练,没那个水平,果断建议莫斯科打消了念头。 没有刺杀任务的菲尔比决定继续去前线收集情报。 1937 年 12 月,他和几家美国媒体的记者乘车去特鲁埃尔战役前线,结果那辆车居然被共和军一发炮弹干翻,除了菲尔比外,车上其他人全死了! 佛朗哥一听自己亲爱的记者朋友们遭遇大难,当场泣不成声,表示这是共和匪帮欠下又一笔血债,老夫和他们不共戴天云云。 然后他决定亲自为幸存的菲尔比授一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