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厉害的间谍是谁?

查看全文
数呢?菲尔比依然拒绝,晚些时候再说吧,你不是录音了吗? 一对曾经的朋友对峙了两天,艾略特拿出杀手锏,明天我就会离开贝鲁特,接下来美国那边应该会找你谈,他们没啥底蕴,很多行为会「特别直接」,菲尔比回复我对自己的免疫力有信心。 一场刺激的问答游戏就此结束,两边都该揭底牌了,菲尔比感慨老友最后的帮助,居然可以为自己争取到这么多时间,1963 年 1 月 23 日夜,菲尔比在贝鲁特失踪,英美情报部门再次功亏一篑。 关于菲尔比的暴露原因至今仍晦涩不明,暂时来看应该有三个人起了关键作用,让六处锁定了他。 第一个人是 1961 年叛逃西方的克格勃少校阿纳托利·戈利岑,他带去了一部分多伊奇最初招募的备案资料,让六处把排查圈子缩小到 30 年代就读剑桥的人。 第二个人是菲尔比的老朋友芙洛拉·所罗门,这位女士算是他和艾琳的媒人,也是个犹太复国主义者,1962 年她被菲尔比文章中反以色列的观点激怒,跟人证实早年伯吉斯曾试图招募自己为苏联效力,而菲尔比那时也在场。 而第三个人叫乔治·布莱克,说来原本他是坑不到菲尔比的,因为两人虽然都是苏联卧底,但压根就不是一条线,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自己人。 但要命的是布莱克的存在其实本来是对菲尔比的保护,因为这老哥是 1953 年开始给苏联传递情报,那段时间菲尔比恰好在伦敦被五处审查,完美续上了菲尔比的断线。 五处和六处发现菲尔比在被盯死的情况下情报依然在外泄,这要么就是除他外还有「第四人」,要么就是菲尔比压根不是「第三人」。 他们本来对第三人存不存在都犯嘀咕,相信还有第四人还不如集体自杀算逑,被渗透成那个鸟样还活着干啥? 基于这种自我挽尊的想法,英国的情报组织自然更倾向排除菲尔比的嫌疑,可是随着布莱克在 1961 年的暴露,带英在审讯中发现这大哥 1953 年才开始卧底的事实,那么这就证明了布莱克肯定是第四人,第三人的存在板上钉钉,菲尔比的嫌疑就无限大了! 但是,虽然这些怀疑已经可以让英国基本肯定菲尔比有问题,但若说什么过硬的证据,他们手里还确实没有。 六处之所以同意艾略特单刀赴会未尝没有缺乏关键证据的顾虑,用这么一招打草惊蛇起码能免掉不少麻烦,幸好菲尔比跑路了,若他来个死不认账,还真不好公开处理他。 苏联生涯 关于菲尔比究竟如何跑掉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他自己说的,那晚他在克格勃安排下登上一艘去敖德萨的货船,轻松抵达苏联;其二被好多人写在传记中,是陆路经叙利亚跑到亚美尼亚。 抵达莫斯科后的好长一段时间菲尔比其实并不适应,因为他是纯粹的英伦上流范儿,跟苏联社会很难兼容,双方磨合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