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称得上美艳的欧美女星?

查看全文
》,在赴法国拍摄取景的时候,她意外被看中成了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这部剧在美国百老汇连演了 219 场,赫本更是因为自己的表演才能获得了托尼奖(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但这并不是全部。 赫本正在帮自己的舞台剧张贴广告牌 因为主演《双艳姝》,赫本被这部电影的导演狄金森推荐给了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惠勒在看了赫本的试镜表演之后,觉得她非常适合主演自己即将开拍的那部浪漫轻喜电影。那部电影的名字,叫《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的故事结构其实非常简单:即将继承王位的欧洲某国公主安妮(赫本饰)出访各大城市,受到热烈欢迎。在最后一站城市罗马,觉得受到束缚的公主悄悄在晚上溜了出来,结果遇到了一位美国记者乔(格里高利·派克饰)。乔试图用偷拍曝光一个关于公主的大新闻,但两人却阴差阳错地在罗马度过了开心而又浪漫的一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最终,必须要回到王室的公主和良心发现的记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互相不认识,握手告别。 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饰演的安妮公主形象 《罗马假日》让罗马的这个景点成为热门的游客打卡地,把手伸进去假装被咬成了拍照的标准姿势 在这部电影中,安妮公主这个角色似乎是为奥黛丽·赫本度身定做——美丽、优雅、天真、善良、活泼,赫本几乎只要本色出演,就将一个高贵雍容又美丽率真的公主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结果当然是一炮而红。在 1954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罗马假日》获得 7 项提名和 3 项大奖,其中,赫本摘取了分量最重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那一年,赫本才 23 岁。 成为奥斯卡影后的赫本自此开始片约不断,她陆续接演了《龙凤配》(第 27 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黄昏之恋》、《翠谷香魂》、《修女传》(第 32 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等一系列电影,知名度大大提高,片酬也一路看涨。但真正让赫本继《罗马假日》之后在电影史上奠定地位的,是她在 1961 年主演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赫本在这部电影中一举打破了自己以往塑造的清纯美丽形象,扮演一个渴望通过钓到「金龟婿」而跻身上层社会的应召女郎霍莉。 这部电影的原作小说作者楚门·卡波特其实一开始并不认为奥黛丽·赫本是最佳选择,他心目中的女主角位置是留给玛丽莲·梦露的,因为他觉得赫本并不具备那种「特质」。 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形象 然而,赫本的演出却让人眼前一亮,重新赋予了那个一门心思钻营甚至偷窃的「霍莉」一个全新的内涵,也让影片男主角保罗无法抵御霍莉的魅力变得真实可信——谁能抵御这种让人窒息的美丽呢? 而《蒂凡尼的早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