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交部汇报,同时组织使馆现有人员紧急开会部署工作。
消息毕竟是从电视台传出的,究竟是真是假必须先要得到证实,于是三个渠道的信息调查工作开始同步进行中。
一、向所有华人机构询问是否有中国人来伊拉克。
二、由于阿拉伯卫星电视台总部设在迪拜,所以请中国驻迪拜总领馆联系电视台,确认新闻来源的真实性。
三、联络中国驻约旦和叙利亚使馆,请他们查询是否有从这两国边境进入伊拉克的中国人。
因为当时的伊拉克已经被多国全面封锁禁航,只有这两个国家的边境才有通道进入。
其中,约旦通往伊拉克的约伊高速公路是当时仅有的一条途径,所以如果有中国人来伊拉克,从这条路走的可能性非常大。
果然,约旦方面传来了详细信息,并发来了中国入境人员的护照资料,确实有 7 名来自中国福建的务工人员经过约旦进入伊拉克的卡拉迈口岸。
新闻事件得到了证实,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营救。
想要营救首先就要知道是谁挟持了他们,挟持他们想要做什么,这一切在当时都是未知。
那么,该怎么找到这些「绑匪」呢?
时间到了 12 日 11 点,营救工作全面展开,孙必干开始联系多位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当时管理伊拉克的机构)的成员,这么做是为了从伊拉克官方渠道争取到帮助。
虽然官方态度非常友好,但想要找到「绑匪」,只靠官方渠道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中东问题专家,孙必干非常了解当地的复杂局势:在伊拉克有不少民间武装组织,有些偏向于凶残激进,有些较为温和,有些只是为了抢劫谋生,还有些就是单纯地仇恨美国,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虽然他们各自为营,但也并不是绝对的独立生存,这些武装组织与当地政党和利益集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能找到具有影响力的组织牵线搭桥,就有可能与挟持我们同胞的武装组织对上话。
孙必干经过研判,选择联系穆斯林长老会和伊斯兰党的领导人。
这两个组织不仅在伊拉克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曾经公开反对残暴手段,反对滥杀无辜的暴行、倡导和平,在这次事件中他们更有可能站在我方的立场说话。
事实证明,孙必干的抉择是正确的。
时间到了 12 日下午,穆斯林长老会和伊斯兰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武装分子释放 7 名中国人质。
这些工作还不够,此次绑架中国人事件事关重大。
绑匪的目的是什么?要钱。如果给了会怎么办?会不会继续发生绑架案,后患无穷?
如果不给又会怎么办?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全世界都在此刻聚焦中国。
经过思索考量,孙必干临危不惧、大智大勇,他想到了一个方式:他要和绑匪公开对话!
电视台成了最佳对话平台。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是在中东除了阿拉伯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