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女主很乖巧的小说?_III

查看全文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把方子告诉我了。 裴家的豆花味道好,其一为卤汤,其二为三合油。 裴老爹学做豆花之前,是卖油郎。 旁人的豆花,端上桌之前会在碗里放几滴香麻油。 而裴家的油,是香麻油、鸡油、猪油,三种秘炼。 裴二郎写了一张三合油的方子给我。 他还告诉我,卤汤可放鸡杂,味道更鲜。 我眼眶有些发热,他当真是信任我,把我当亲嫂待。 自收到他这封信开始,我所做之事都变得尤其顺当。 先是在县城狮子巷南街尾临近州桥拐角,找了个满意的铺面。 铺子不算大,从前是家小酒肆,分前堂后院。 前堂摆了桌椅和柜台,可做生意,后院水井灶台一应俱全,除了厨房,东厢还有间放杂物的屋子。 之所以满意这里,是因为这铺面二楼还有两间房。 楼梯在后院一隅,二楼屋子光线好,窗户对着狮子巷,也可以看到州桥附近的喧闹。 阿香提议开铺子之前,我原本是打算支摊的。 可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又愿意每天往返四十里路,推车去县城摆摊子。 即便我手里有些钱,租得起驴车,起早贪黑地忙活,把太母和小桃放家里,难免照顾不上。 如今可好,我们全都可以搬到县城铺子里去住。 开这间铺子,几乎花光了阿香的嫁妆钱。 我一开始有些忐忑,怕亏了本,阿香倒是不怕,她很淡然地说道:「怕什么,我爹都说了味道和从前差不多,裴家的豆花,还怕卖不出去?」 她说得对,两年之后,我们就收回了全部的本钱。 铺子只做上午的生意,因为晌午一过,就全都卖光了。 店里坐不下,在街边还摆了几张桌子,每天座无虚席。 因赵大叔的缘故,对于我们把生意做到了街上的行为,衙门那些巡街捕快也睁只眼闭着眼。 忙不过来,迫不得已连阿香也要一瘸一拐地过来帮忙收拾。 赵大叔担心女儿被欺负,没事就穿着衙役官服在狮子巷走动。 裴小桃跟着我们忙,太母没事就坐在店门口颤巍巍地晒太阳,逢人就问—— 「吃了吗?」 铺子回本的第二年,我找了家私塾,将裴小桃送去了读书。 第三年,抛去日常花销,我还攒下了五十两银子。 没人会信,一家不大的豆花铺子,竟然这样赚钱。 事实上很早之前,我就写信告诉了裴二叔,让他不用再寄钱过来。 转眼已是三年,这三年,我们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最开始是我告诉他铺子开始盈利,他在军中也需开销,莫要苦了自己。 信寄出去他没有回,也没有再寄钱过来。 裴二郎就是这样的性子,他的疏离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忙生意时,也没心思想别的,直到那位邮驿送信的军差,匆匆路过豆花铺子,看到我顺便问了一句:「薛娘子,你要不要寄亵裘护膝之类的御寒衣物,那边要打仗了,冷得很,我们这两日就出发了,要寄的话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