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相继在会上发了言,表明自己的立场,规劝三人尊重并执行省委的决议。
晚上,宋清泉等人把队伍拉下山叛变投敌。
宋清泉拉队伍的时候,和徐江汉、彭祜商量,准备将钟循仁、杨道明等省委工作团的高级干部抓捕后带下去交给反动派请功,徐江汉当即表示反对,彭祜则是不发一言。
最终宋清泉没有下手,只是派出一个传令兵去告知省委工作团他们要下山投敌的情况。
徐江汉等人并没有加害钟循仁、杨道明等省委工作团的同志,后来反动派搜山,也没有听说将他们击毙或者俘虏的消息。
调查到这里,彻底搞清楚当年闽赣省丢城失地的案情,只是还是没有查到钟循仁和杨道明的下落。
8,何去何从
从各方面梳理线索,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要查到钟循仁、杨道明两人的下落已无可能,不过从各方面的情况汇聚,以及徐江汉的供述,他们肯定没有变节投降,很大可能是已经牺牲。
调查到此告一段落,调查组返程,经过兴国县的时候,其中一个调查员提出应该去兴国县走访一下。
这是钟循仁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建功的地方,更是他被毛泽东称赞的地方。
兴国县
一番走访后,和钟循仁有关的很多家属,都已经参加红军,大部分都牺牲。
兴国全县二十多万人,参军参战的九万多人,为国捐躯五万多人,姓名可考烈士达 23179 名,一县之地,出了 56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兴国县遭到了反动派惨无人道的报复,桩桩件件听来,让人不忍落泪。
为了避免家人被迫害,很多兴国籍的红军将士,一般都不联系。
调查人员甚至在当地都了解不到钟循仁离开兴国县后的情况,只好作罢。
将要离开兴国县时,一个兴国县的做香火生意的商贩,找到调查组人员反馈了一个情况:
几年前,他到福建做生意,给永泰县一间叫闇亭寺的寺庙送香火,离开的时候,寺里的一个老和尚一听他是兴国县人,问了一些钟家的情况,还拿出一封信让他送给钟家人,但他要离开的时候,老和尚又把信要回去了。
调查组的人听出这其中有蹊跷,当即调转方向,赶往闇亭寺,赶到地方后,调查员中有人来过。
在最早调查时,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陶铸听归队的同志报告钟循仁、杨道明可能没有牺牲,曾派人到闇亭寺一带寻找钟循仁。
当时调查过这间寺的和尚,和尚们都表示寺里没有俗家姓钟和姓杨的人。
了解到这一情况,调查人员们心里都凉了大半截,但来都来了,还是决定调查一下那个老和尚为什么一开始让商贩带信,后面又要回去的事。
几番打听后,找到当时准备让商贩带信的馨扬老和尚,见面表明身份后,老和尚问了很多问题,直到搞清楚原来解放军就是红军后,老和尚当场就嚎啕大哭起来。
万万没想到,馨扬老和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