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案的

查看全文
,自己可能认识李凤娟,「那老太太在取款机取过钱,好几次都是我帮忙操作的。」我赶紧通报队长调监控。 录像里,我清楚地看到李凤娟把从提款机取出来的钱,拿到柜台,存入自己的卡。而提款机里的信息却显示,李凤娟取钱的卡是一张异地银行卡,而且,并不是李凤娟的名字。 我立即请团队里的伙伴帮我查,那张异地银行卡的主人和账目流水。 案子跟到这,我第一次露出笑容。 我翻出手机里的日历,把屏幕对着队长敲了敲,队长瞄了一眼,也惊喜地抬头看我。 日历显示,四天后就是本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那张异地卡的主人又该汇钱了。 我感觉自己快抓到李意的尾巴了。 8 协查伙伴回复说,李凤娟取钱的那张银行卡,开户人不是李意。 这点我并不意外,不然追逃小组也不会查了 5 年,还摸不到李意的人影。 这个开户人名下有很多卡,应该是专门做办卡、倒卖生意的。而汇款地址,都是小女孩被杀现场附近的村镇银行网点。汇款人的信息更复杂,前后出现过三个名字。 这三个汇款人,是同一个人吗?会不会就是李意?还是他找其他人代他汇款? 因为不像李凤娟那样高频地出现在一个银行,汇款日又挑在星期日,是乡镇银行人流最大的时候。几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汇款单上这三个名字并没有印象。 我让技术队负责人调监控,负责人很失望地解释,都是小村镇的银行,监控录像保留不了那么久。 离我找到「真正的李意」,还有一段距离。但能给李凤娟打钱,这三个人一定和李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必须紧紧抓住这条线索。 回到办公室,我把从几家银行收集来的,写着那三人名字的汇款单在桌上一字排开。三人当中,没有一个「李意」。 他们的身份证应该都是买来的,身份信息显示,三人都是西部偏僻的地方。 我发出了协查,但不能死等协查的结果。我已经和李凤娟有过接触,得赶在李意察觉过来之前,抓到他。 我拿着这些汇款单翻来覆去地看,甚至把单据放在鼻子下面仔细地闻,希望能从上面获得更多信息。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汇款人的笔迹上。 这笔迹背后,有可能就是我跟李意的第一次「间接会面」。也是确认这三个人是不是一个人最快的方法。 我注意到,收款人、银行账号、汇款金额,三项的字迹明显不是出自一个人。正常人怕填错了,填写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规规矩矩的,但这几张汇款单上,涉及数字的部分都写出了方格,落笔快,对单据应该很熟悉,甚至有点「随意」。 我推测,金额和卡号这两项是银行柜员帮忙填写的。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太熟悉了,所以下笔快而潦草。而汇款人签名那一栏,必须本人填写。这是我笔迹鉴定的重点。 我拿起放大镜,把三个名字每个笔画间的间距进行高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