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短故事?

查看全文
08 我和陆子宁站在孤儿院前,我忍不住苦笑。 我说:其实这才是你来找我的原因吧。 陆子宁带我来的,是雯雯的孤儿院。 昔日的汪院长,如今的汪姓心理医生,在院子里和孩子们做游戏。春日的阳光下,他穿着整齐的西服,看面相只有三十岁,实际据说已经四十多了。 他拍了拍手,让阿姨把孩子们带回教室里,独自走了过来。 他同我握手,说:雯雯是个善良的孩子,她在天国一定很幸福。 温和的呼吸,悲痛的语气,像是做过了许多练习一般。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烟草气,好像是多年吸烟,把烟味藏在了毛发与胡须里。 我同他握手,面无表情,没有说话。我注意着另外一件事情——他的手。 雯雯曾和我提起过他的手。 那时是我问她,孤儿院院长是谁,有空要不要一起去拜访一下? 雯雯在我身边逗猫。 她想了想,说:手很大,胳膊也很强壮。 我说:他对你们怎么样? 雯雯沉默了一会,又笑笑,说:以前的事,忘记了。 孤儿院里,我握着院长的手,发现他的手其实和我差不多大小,胳膊甚至算得上纤细。 随后,我明白过来,十多年前雯雯还只是个小孩,对一个小孩而言,成年人的手当然是孔武有力的。 陆子宁从我身后偷偷踢了我一脚。 我回过神,说了声:承蒙挂念。 我和陆子宁跟着汪医生,逛着这家孤儿院。陆子宁询问他心理咨询的细节,他复述了那几个案例,讲起自己对症下药,根据咨询人的情况推倒出的引导疗法。 陆子宁听着附和了几声,似乎是认同了他所谓的对症下药。 她拿着记事本,在上面写着什么。 两人谈话间,她冷不丁又抬头问:汪医生,16.7 兆的六次根是多少? 他说:一百六左右。 我目光盯着他,雯雯出事后,我计算过,一百六十的六次方,答案就是 16.7 兆。 正常人,没有刻意留意,不可能这么快算出答案。何况陆子宁提问时,还是趁他略微失神的时候。 陆子宁说:汪医生对数学也很有研究呢。 他不动声色的说:之前的课题涉及到,不过是社交心理学上的。 陆子宁还想发问,远处传来小孩的哭声。 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哭着朝汪医生跑了过来,汪医生哎呀一声,俯下身,抱起了小女孩。 汪医生揉揉她的脑袋,说:丫头怎么了? 小女孩说:摔坏了。 小女孩手里举着一个芭比娃娃,没有了一只手。 汪医生仔细看了眼,说:不怕,在哪摔的,我们去把她拼好。 他回过头,对我们说:不好意思,要失陪一下了。 说着抱着小女孩,一路哄,顺着小女孩的指引走了。 汪医生走远。 陆子宁合上记事本,喃喃自语:社交心理学。 我说:有什么发现么? 她说:他的西装不错,老男人,这么穿精神。 我说:这也算发现?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