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英年早逝的将帅如果活久了可能晚节不保?

查看全文
是典型的送人头啊。 项英选择的这条转移路线,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即使叶挺反对也没卵用,项英在新四军中有巨大的威望,早就养成了说一不二一意孤行的习惯。 于是,新四军 9 千多人,走上了南线这条必死之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为的悲剧。 走南线对这 9 千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大家对这条路线根本不熟,也没有提前搞过侦查,竟然迷路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慢,慢得不可思议,根本不像是战略转移,更像是在慢腾腾地搬家。 其实新四军里面有参加过长征的,对此也表示了担心,但是在项英面前,什么卵用都没有。 国军的移动本来就够慢的了,但是新四军好像在和国军比赛,看看谁更慢。 准备过来堵截的国军第 40 师和第 79 师已经慢慢地在进行合围,而新四军从云岭出发走到茂林,竟然用了 5 天!关键是到了茂林之后,项英又让部队歇了两天,这感觉就像是在等国军合围完成一样。 你说转移路线你选择错了就错了,大家都认了,更可气的是在战术问题上,项英一直打压叶挺等人的正确意见,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行军磨磨蹭蹭不说,在后续对国军的战斗中也是犹豫不决,朝令夕改,造成了大量无谓的伤亡,也让大家都思想混乱,斗志全无。 在国军的严密堵截下放弃突围,最后竟然又决定返回云岭。 蒋介石好歹也是军校毕业生,这么大的口子怎么可能还给你留着?没办法又掉头往回走。 就这样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在茂林地区没转出去。这时候国民党军 8 万余人已经合围完成,反复突围也冲不过去。这时候只剩最后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分散突围,也就是几个人一伙,能跑多少算多少,听天由命了。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项英,这个领导三年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被称作「铁人」的新四军实际掌门人,又犯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错误,竟然带着几个人丢下部队,开小差自己跑了! 尴尬的是迷路了,在山上转来转去,碰上了打阻击的新四军小部队,又非常尴尬地跟着回来了。 回来后跟大家说是自己走散了,至于大家信不信我就不知道了。 部队找不到项英自然要给延安发紧急电报,延安一听这个有着多年党龄的老革命竟然开小差,勃然大怒,直接把项英免职,让叶挺全权负责,带部队冲出重围。 可叹我们的叶军长在新四军干了三年一把手,在部件即将覆灭的最后关头,才第一次拥有了对军事的指挥权。 突围的过程就不用详细描述了,反正最后有 2 千多人跑了出去,其他人全部牺牲在了茂林。 其实想想在 8 万国民党军队像铁桶一样的重重包围之下,能跑出去这 2 千人也绝对是奇迹。不得不说,搞了三年游击战的这批人,战斗力和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