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好看的古言甜文推荐?

查看全文
裴知珩打伤,他在裴知琅面前说我坏话咋整? 就算做不成夫妻,至少得留个好印象。 裴知珩倒抽一口凉气,吃痛地蹙起眉宇,走路一瘸一拐的,没能追上我,只能冲着我的背影叫嚣:「你个疯婆子,最好别让我碰见你,否则有你好看……」 06 在临安最便宜的客栈落脚后,我向人打听了许多关于裴家的事。 譬如裴家有双生子,虽模样相同,但性格迥异。 一个才比子建,温润端方。 一个斗鸡遛狗,不学无术。 裴父裴恭弈曾官至宰相兼太子太傅,却因清流正直被奸党排挤,在而立之年被皇帝外放做临安刺史。 刺史虽是整个州最大的官,但说到底还是贬谪。 是以裴家两兄弟生在京城,却是在临安长大。 这些和上一世裴知琅告诉我的别无二致。 听人说裴知琅会参加今年的秋闱。 正是秋闱期间,裴家会出事。 裴府上下,唯有裴知琅一人活下来。 只可惜我并不清楚具体经过。 他当年不愿提及,说是事情牵连甚广,知道了反而有危险,便一直瞒着我。 直到他入狱,我才从家书中得知,裴家出事和太子赵行哲脱不了干系。 赵行哲和裴家兄弟俩自幼相识,但年长一二,得裴父教导数年,却恩将仇报,对自己的老师痛下杀手。 汝阳王赵冀和太子向来不对付,势同水火。 这也是裴知琅愿意结交赵冀的原因之一。 但谁能料到,赵冀为了皇位勾结奸佞,落井下石,成了害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行哲手段毒辣,赵冀则是笑面虎,背后捅刀子。 总之,赵家两兄弟没一个好货,心眼一个比一个坏。 …… 又听人说,裴知琅和崔嫣在年初定下婚约,三书六礼已经走了一大半,只等裴知琅秋闱后择吉日成亲。 博陵崔氏是世家大族,煊赫天下。 崔父更是世袭爵位的东莱侯,虽无实权,但该有的荣华和声望一样不少,更别说崔家嫡长子崔叔玉在朝为官,他上一世官至尚书。 在崔氏面前,裴家也是不够看的。 在我朝,士族不耻和寒门通婚。 或许是因为裴家家道中落,二人的婚约才不得不作罢。 崔家之所以从博陵搬迁至临安,只因崔嫣自小体弱多病,为了在江南养病。 她和裴知琅相识数年,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就连临安百姓都说他们俩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不知为何,想到这里我总觉得心口泛酸。 前世我不曾见过崔嫣,倒是有幸在宴会上见过东莱侯和崔叔玉。 那时我还纳闷东莱侯为何处处针对我们,敌意极大,如今想来多半是因为崔嫣。 上一世的裴知琅从未和我提及崔嫣,仿佛从不认识这个人。 他们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必然也曾是心尖儿上的人。 平心而论他待我极好,可他竟然瞒了我一辈子。 难道在他眼中,我是爱拈酸吃醋、斤斤计较之人? 好吧,我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