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女主活的很清醒的文?

查看全文
定要平安呀。」 「哭哭哭,哭什么哭?」李伯嫌弃道。 十七笑了笑,「行了李伯,你可少生点气吧,注意身体。」 「我该走了,都回去吧,舒然,你们都要好好的,等我回来啊。」 十七骑马离去,我看到李伯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感叹道:「他下次回来,可就不是如今这幅场景了!」 我明白李伯的意思,下次回来,十七必然不会是孤身一人,皇上定会亲自迎接,犒赏大军。 我又想到了小兰,若是十七对她有意还好,可若是无意,她怕是难以如愿了。 十七离开了,日子还要一天天过,事情还要按部就班地做。 皇上封了我做女官,这就意味着我不再是奴籍。 要知道本朝女子二十岁才可被授予女官的职位,而我今年刚好二十岁,这是莫大的荣幸。 丽妃娘娘生了对龙凤胎,皇上大喜,册封她为丽贵妃,为皇子取名为景安,为公主取名为景华。 一个是平安顺遂,一个是荣华富贵,都是极好的寓意。 不久后,宫里又诞生了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孩子一多,皇宫也渐渐有了些生气。 皇后娘娘又有孕了,两位婕妤也相继怀孕。 皇上也宠爱过很多女子,但真正盛宠不衰的还是丽贵妃,真正地位不可撼动的还是皇后。 贤妃娘娘还是与以往一样,恭谨收礼,也升为贤贵妃,皇上偶尔会召她侍寝,可她始终未有孕。 至于淑妃娘娘,皇上似乎再也没召见过她。 五月份,靖安侯离世,皇上为表哀痛,身着素服,命其安享太庙。 淑妃娘娘的弟弟承袭靖安侯爵位,小侄儿被封为靖安侯世子。 皇上或许是因为愧疚,特召小世子进宫做大皇子伴读。 这就意味着小世子可以和未来的太子接受同等教育,而淑妃娘娘也可以时常督促教导。 这就是帝王的权衡之术,将鼎盛的家族努力削弱,又把势微的家族往上提拔。 宫中又要筹办宴会,东黎族元乐王子携使臣来访,我大梁礼仪之邦,必当好好接待。 但皇上这几日批阅一本本奏折,心情也愈发凝重。 皇上登基不过五年,朝政不稳,之前几位皇子夺位耗费了不少国本。 十七曾与我提过,之前高月国趁大梁内乱,犯我西北边境,皇上将一半的兵力都派去了西北。 虽说目前高月国节节败退,我方局势大好,但一时半会也无法撤离。 眼下并不是再打仗的好时机。 不知东黎使臣此次来访是何意,但看皇上的脸色,对方应该是不怀好意。 我从没有如此盼着皇上长命百岁,他要是没了,我定然也没了。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宫中大型宴会,第一次是皇上登基那年。 嗯……还是有点紧张。 皇上命我跟在皇后娘娘身边,皇后娘娘怀有身孕,委实精力不足,于是把她儿子扔给了我照顾。 或许是当大哥了,彦儿果然比之前更稳重了,张口就叫了我声「舒然姑姑」。 这些贵人们一次次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