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女主活的很清醒的文?

查看全文
的,定是好的。」 「就当是我给你留个纪念。」 「纪念?」 我笑了笑并没打算告诉她,我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走,希望她不要怨我才好。 春节过后,我收拾了我为数不多的东西,就差皇上的旨意。 可皇上绝口不提我出宫的事,我也不能先开口。 我心里着急,出了好几次错。 皇上终于忍不住,「心不在焉,你就如此心急出宫?」 我连忙跪下请罪,心里确实窃喜,只要皇上愿意提起,一切就好说了。 「皇上,李伯之前说过,您也答应了。」 「那又如何?」他轻笑。 我紧紧捏了捏手,不知所措。 我心一横,说道:「皇上,李伯生前赠我一本书名为《风土游记》,很旧,他翻过许多遍,却从未真正见过。」 「皇上,奴婢从未出过京城,我还没有真切地感到自己长大过,不想就这么慢慢老去。请皇上放我出宫,」 皇上看了我良久,没说话,他起身从一旁的书柜上拿出一个匣子,「自己看看。」 我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出城令,通关文牒,还有我的身份名符,还有大小银票不等。 我连忙叩拜,「谢皇上。」 「唉,不必谢我,这是李伯生前给你准备好的。」 眼泪夺眶而出,身份名符是四年前办的,最旧的一张银票日期也是四年前。 李伯一直是念着我的,他早就替我想好了。 他心甘情愿将一生耗在宫里,却为我的人生做了最好的打算。 皇上忽然走上前来,伸手将我扶起来,看着我说:「走吧,明日就走吧。」 他转过身去,继续埋头在一堆奏折中,「明日,我就不去送你了。」 我看着他孤身一人坐在殿上,轻轻说了声,「保重。」 出宫后,我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去了祁王府。 王府已经闲置了,只留了两个打扫卫生的老嬷嬷。 昔日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王府还是那么热闹,家人也还在身边。 我是祁王府的奴婢,可于我来说,这儿就是我的家,我前二十年里,最美好的岁月都是在王府里度过的。 李伯,舒嘉,阿成,我要走了。 十七,我等不到你回来了,希望你能够建功立业,得偿所愿。 番外: 二十五岁那年,我在江南开了个饭馆,定居了下来。 原因无他,我儿子李忘辰该上学堂了。 街口卖肉的杨大哥他媳妇说:「七岁嘞还不上学,成傻子了。」 隔壁摊卖韭菜的刘三姑说:「上不上学有啥嘞,有力气能干活就行。」 我的儿子自然是要有学识的,就这两年,我一边自己看书,一边教他,他应该也不会落下太多。 二十一岁出宫,我自北向南,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停留一些日子,到附近看一看附近的风景,尝一尝名胜小吃。 我不禁感叹皇上治国有方,世道清明,我没遇到什么劫难。 二十三岁那年,我在淮阳遇见李忘辰。 我买烧饼正给钱的时候,他冲过来抢了钱就跑,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