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到底有多神?

查看全文
在谁那儿吃过亏。 栽梅妃这儿也算是头⼀遭,她自是咽不下这口气。 眼见赵丽妃形容愈发癫狂,梅妃不耐与她争辩,沉静站在⼀旁只等李世民决断。 李世民无语凝噎。 他重⽣到后辈身上,可是为了重振⼤唐江山。 而不是为了后宫这些家长里短,但该给的敲打还是不能少的,不然后宫若是⼈⼈效仿,还不知要惹出多少乱子。 「赵丽妃,既然你自己也说了,这珍珠粉是你偷窃而得,那此事便与梅妃无干。」 李世民面无表情道。 「你偷盗在先,污⼈清白在后,且不知悔改,就罚你即日起闭门思过三个月,另抄写《女则》十遍,以静思己过。」 听到李世民这个决断,赵丽妃彻底傻眼了,这个结局是她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 「陛下,臣妾……」 「赵丽妃,」李世民目光幽深看住她,「朕听闻,你近日因瑛儿久无子嗣,又往他宫里送了几名姬妾?」 李世民语调平波无澜,却让原本还要胡搅蛮缠的赵丽妃,⽣⽣吓出了⼀身冷汗,膝盖⼀软直接跪在了地上。 「臣妾、臣妾……」她想要解释些什么,可⼀张朱唇开开合合始终说不出⼀句话来。 李世民缓缓起身,似是劝说又暗含警告。 「瑛儿既为太子,他宫里的事,你还是莫要插手过多了。」 19 前朝改革如火如荼。 后宫纷乱,又因赵丽妃的闭门思过,暂时偃旗息鼓。 自重⽣后就忙成陀螺的李世民,总算能松口气。 这日,闲来无事的李世民正查看史册,想从中获取更多他死后的讯息。 高力士不请自来了。 「陛下,臣听闻那李太白入京了。」 李太白? 李世民不明所以看看向对方。 随后才想起来,此⼈以诗闻名于世,李隆基在时也曾几次献诗,试图入朝为官。 他诗句瑰丽,风采潇洒,甚至还得了个谪仙⼈的美名。 李世民也无意中读过他那首《蜀道难》。 纵然他不爱诗,却也惊叹于对方那非同凡庸,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确是古往今来第⼀⼈。 可惜太白虽诗才斐然,做官却不行,他不懂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虚与委蛇,最终只在翰林待了三年,留了句「行路难,归去来」便又辞官云游去了。 李隆基不止⼀次惋惜李白的离开。 如今李白再入长安城,他自是会第⼀时间回禀。 李世民也好奇此⼈许久,当即便下旨:「传他入宫觐见。」 高力士⼤喜过望应下。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猜对过陛下的心思了! 简直值得弹冠相庆! 高力士喜上眉梢地退下了,但直到两天后,李世民才真正见到李白真容。 看着殿中,即便寒冬也只身着⼀袭白衫,腰间挂着酒壶,身姿傲然不羁,比起诗⼈,更像是个江湖侠客的李白。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打量对方半晌,而后开口: 「正巧,昨日刚有佳酿入宫,太白今日既来了,不妨与朕同饮?」李世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