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哥舒翰都降了,谁敢收拢他们,带他们作战?这小将这么年轻,是哪来的高手?
他只有一件事看明白了。
他想:这人好准的箭。
接着叛将眉间插花的尸体便随风坠落,城下的小将提弓端枪,大喝了一声夺关!
这人当然就是李倓!
那位呼他巴掌的三舅,自然就是高适,很多年以后,高适都忍不住跟李白杜甫吹嘘,说复夺潼关那一战,我打的是真爽,陛下那脑袋,手感绝了!
李白眨眨眼,说怎么绝?
杜甫一把拉住,说高适喝多了,别当真,别当真。
高适扬声大笑,宛如人生赢家。
这两位故人自然不清楚,高适那几日里跟紧了李倓,跟着他孤身出去探查地形,跟着他去深山老林里寻山寨,收拢哥舒翰残兵。
还跟着李倓昼伏夜出,抛下收拢好的残兵,几百人到了潼关附近。
然后一日三破,骑兵之冲锋迂回如羚羊挂角,结结实实吃掉了叛军的三部游骑。
这三战打完,别说高适了,从京城里出来的几百人都热血沸腾,看着李倓就像看到了大唐的救星。
李倓倒是很镇定,面对高适激动的吹捧,只说这才哪到哪,以后你会习惯的。
高适点头如小鸡啄米。
李倓顿了顿,又说:「当然,你要是想给朕……本王写诗的话,本王也没什么意见。」
天宝十六年六月十二日,李倓一箭射杀留守叛将,长驱直入,控制粮库衙门,仅率二百人与叛军周旋,弓弦一响就有校尉副将殒命,左冲右突,无人能制。
当收拢的几千哥舒翰残兵终于杀到,潼关叛军也没了抵抗之心。
李倓高举硬弓长枪,迎着风立马扬眉,说大唐建宁郡王李倓在此,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几千叛军呼啦啦放下武器,跪倒在李倓面前。
阳光灼人,李倓跃马横枪,意气风发。
·4
当安禄山知道潼关易主的时候,眼皮直跳,随手抽刀,刀光一闪就砍死了两个舞女。
然后他才长出口气,说怎么回事?
大燕宰相达奚珣躬身禀报,说是微臣没有想到大唐王子有这种胆略武勇……
还不等达奚珣说完,安禄山已一刀丢过去,达奚珣猛地躲闪,还是被扎中了肩头,他冷汗涔涔而下,他知道这位皇帝是真会因为一时喜怒而杀人的。
他只能说陛下不必忧虑,李倓兵力不多,只要打下长安,潼关不足为虑。
安禄山面沉如水道:「只要打下长安?」
「那若是打不下呢!」
达奚珣嘴唇动了动,没敢说。
如果打不下长安,潼关又城坚难破,大军被堵在两者之间,郭子仪跟李光弼还在连战连捷,一旦军心崩溃,那就是哥舒翰大军的下场。
届时洛阳只剩几万人马,又岂能逃出生天?
达奚珣沉默许久,汗水一颗颗砸在地上。
安禄山盯着他,他沉默了多久,安禄山就盯了多久,直至达奚珣哑着嗓子说了个臣……后面还没出口,就听到安禄山一阵长笑。
安禄山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