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来,你帮我看看,算一下。」
他重新把计划书塞到我手上,把纸、笔、计算机也塞到我手上。
我盘腿坐在沙发上,一秒进入工(suan)作(ji)模式。
我和张家城同一所大学建筑专业毕业。
说起来,他是学长,专业能力应该比我强,只可惜,「业精于勤,荒于嬉」,最近几年,他把大多专业的事情丢给我,只专注「跑(pao)业(niu)务(er)」。
20 多分钟后,张家城把煮好的饺子放在茶几上,往我旁边一凑:
「老婆,怎么样?」
「这单业务确实不错。」
我笑着先肯定了一句,然后在草稿纸上圈了几个数字,钢筋需求量,成本,毛利润,纯利润。
然后话音一转,提醒他一件事:
公司仓库不大,多年前那批旧钢筋太占地方了,得想办法处理!
张家做钢筋生意起家的。
那些年,国家对建筑市场规范性不够,废旧钢筋翻新一下(俗称瘦身钢筋),再拉出去卖,利润高得吓人,张家第一桶金就这么来的,这样干了多年。
后来,建筑市场一再规范,瘦身钢筋不好卖了,公司销量和利润都大幅度缩减。
最后一批瘦身钢筋就一直丢在那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给他说了两个解决方法:
第一,拉出去当废品卖了。
虽然会亏本,但把地儿腾出来了,能省一点物流成本,浩宇这笔单做成,随随便便回血。
第二,针对和浩宇的合作,在外面临时租个仓库。
至于废旧钢筋,等以后把生意彻底做进浩宇,看看他们外包项目中,有没有对钢筋质量要求不高的项目,比如临时窝棚。
张家城听进去了,频频点头,一个劲儿地赞我想得周到。
我笑笑。
我了解他,刻在他们张家人骨髓里的生意经,不过五个字:
当年,我们公司刚和他合作时候,他一心想利用我们公司把那批瘦身钢筋消化了,我胆子小,非不同意,每次他那边拉货来,我都要亲自查看。
如今,按照张家城的尿性,又有钱蕙撑腰,他不会放过和浩宇合作的机会。
我不出馊主意,只是提醒他,他手上还有一批废旧钢筋。
至于如何选择,是他的事,是他未来的人生。
13
我在公司越发不好过。
同事们的眼神越来越不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怎么还不走」之类的话,已经不拘泥在卫生间,有的时候,当着我也会讲。
我只当听不见。
上班时间除了把本职工作做了,就是看书,听微课,偶尔和「浩宇」的李姐聊聊天,听她讲公司八卦。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铜墙铁壁,浩宇也不例外。
钱蕙爬到那个位置不容易,手段不见得高明,很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觉,得罪了不少人,想拉她下来的人也不少。
我不懂,像她那样的人,本应努力洗掉黑暗过往,韬光养晦,爱惜羽毛,何必刁难我一个无名小卒?
李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