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处处提防汉人,为什么到了晚清权利还是被袁世凯这样的汉人掌握住了?

查看全文
务处总办,徐世昌在整个北洋军阀体系内起到了黏合剂与智囊的作用,甚是被袁世凯所倚重。 在这些人的努力之下,整个北洋军被搞得是风生水起,而朝廷一看你这搞得很可以嘛,咱们能不能把你这先进经验推广到各省去啊? 袁世凯表示可以啊! 然而推广了一圈,效果十分有限。朝廷表示这不行啊,眼瞅着日本跟俄国在东北这边整天搞来搞去的,说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咱们这新军再练不成就完犊子了——这样吧,索性按照军政司的体系搞个练兵处,把全国的新兵训练统一搞起来,大干快上,练他几十万强军。 这下好了,袁世凯的北洋体系一下子掌控住了全国的练兵大权,更要命的是,他们终于可以用全国的财力来建设北洋军队了。 藉清政府雷霆万钧之力,吸全国之财,以供北洋一区练兵之用。——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 那这么搞来搞去,最后北洋练成了多少人马呢? 六个镇,共计七万人——一镇,就相当于一个师。 1905年5月,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第六镇正式编成。 这年瑞士专利局职员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等一系列论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年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年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峡上挂出了Z字旗,高喊着「皇国兴废只此一战」,赌赢了日本的国运。 这年国际局势天翻地覆。 而这年朝廷终于也有所震动,意识到自己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恐怕真的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那到底做点什么呢? 在当时来讲,最震撼人心的事情就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的巨大胜利了——这让大清上下彻底认识到咱们总被洋人欺负,那并非咱们人种不行,而妥妥的是制度问题啊!你看,同样是黄种人,日本君主立宪以后先是把咱们给揍了,现在又把老毛子给揍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立宪大法好啊!就以咱大清的体量,要是也能搞起君主立宪,那还不三年大变样,翻身农奴把歌唱? 于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清朝终于开始准备立宪了。 袁世凯对立宪这事格外上心——要知道,光绪皇帝可还没死呢,眼瞅着慈禧虽然硬朗但这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要是 哪天慈禧归了天,光绪重掌大权还不得弄死自己啊?不过要是立了宪,那情况又不一样了,到时候君主权力被限制,自己起码能平安收场啊! 然而袁世凯却忘记了一件事。 立宪,意味着改革。 而改革,则意味着利益冲突。 朝廷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早就对袁世凯大权在握的情况有所不满了。而这次预备立宪的过程中袁世凯又主持进行了官制改革,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纷纷表示我们早就发现你袁世凯没安好心了,你搞来搞去,是不是要谋朝篡位?是不是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