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的傍晚,刘伟文从局里下班,他没有开车,而是打网约车到了望江路的一排旧房子前。
下车后,刘伟文钻进了一条窄巷子里,顺着一股香气来到了一家小吃店。
张琛穿着休闲装,正坐在店里头,他看到刘伟文,点点头,算打了招呼。
一旁的半开放灶台后,阿青正在忙碌着,半透明的粉丝正在热腾腾的汤里头翻滚。
「这店里只卖鸭血粉丝和炸鱿鱼须,但很好吃。」张琛介绍道。
「不只吧,老板娘,给我来份鸭血粉丝汤,还要一壶猫耳酒。」
刘伟文边说边坐到了张琛对面。
阿青笑着,先给上了一壶酒,清亮的猫耳酒落在白瓷杯里,香气四溢。
「你可别给我加料啊,我明天还得上班。」刘伟文看着酒说。
阿青愣了愣,随即恢复笑容,不去接话。
关于猫耳酒这样的细节,中原市公安局里,除了刘伟文,是没有谁还能注意到的。
他发现这酒,在彭宇的案子里反复出现,几乎每个人都在那两日里喝了不少。虽说案情在司法层面已经水落石出,但刘伟文还是觉得有些东西不通透。
他特意问阿青要了些猫耳酒,也拿当初彭宇装在瓶子里带去钓鱼的那些去做了成分分析。
酿猫耳酒用的蘑菇,微毒,在酒精作用下,毒性几乎没有了,但却有一定的神经抑制作用,会让人更容易产生醉感,而且放松心理约束,为所欲为。
而彭宇瓶子里的酒,似乎还多了些东西,更是加强了这种效果。
刘伟文也听过云南有些毒蘑菇吃了致幻,但他干成分分析的老同学告诉他,这蘑菇没有毒到那种程度。
只能说,这酒对彭宇案里的作案人员,有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他们更顺利地放出了心中的魔鬼。
刘伟文回想起阿青独特的气质,突然觉得,这酿得出猫耳酒的女子,并不简单。
他今日来,只是想听一个完整的故事。
张琛的妻子和弟妹,此刻都已经被判入狱。而他虽然没有重病,但身体确实出了些问题,很快就要安排手术。
对于刘伟文,张琛其实是感激的,他也愿意满足这个老刑警的好奇心。
毕竟,如果人心中没有魔鬼,谁也无法将它们引诱出来。
张琛认识阿青,最初是别人介绍的。
那位朋友带他来小吃店,神秘兮兮地点了一壶猫耳酒,随后告诉张琛,这可不是一间普通的小吃店,店主还会提供特殊服务。
张琛当下就明白了,他看着面色苍白,眼神疲惫的阿青,心中没有欲望,只有同情。
后来,他又来吃了好几次鸭血粉丝汤,但都没有点过免费的猫耳酒,也没有要过什么特殊服务。
渐渐地,他了解了阿青,这个女孩靠着小吃店根本无法维持母亲高昂的医疗费。
在亲人的生命面前,她顾不上别的,也不在乎世人的看法。
来这里的男食客,很多都不是来吃鸭血粉丝汤的,他们要的是其它。
在与这些男人的情色交易中,阿青赚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