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国对比,这个省和那个省对比,对比的素材大部分都可以从给定材料里面找到。
举例论证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是「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意味着行政技术的提升,更是治理理念的升华。近年来,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上海「一网通办」等举措相继推开,「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成为一种治理自觉。一些地方还邀请互联网公司参与,致力于把政务信息化扩大到智慧城市建设。围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交相辉映,百姓办事需求与政府职能优化有效对接,企业技术供给与地方产品需求良性互动,搭建起多层次、多侧面的生动场景。
——《以电子政务助力治理升级》
对比论证
一脚油门、一个红灯,这些事关交通安全的细节,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反映出群众的文明素质。前些年,醉酒驾驶酿成无数悲剧,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深入人心;前些年,挤占便道时有发生,如今公交优先、礼让急救车等日渐成为共识。这种改变经历了持续不断的严格执法、宣传教育,正是文明出行养成的过程。
——《汽车社会呼唤文明细节》
应该看到,提速降费是中国移动互联大潮推动下的必然选择。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 7.53 亿,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提高至 27 小时。一位「90 后」感叹:上初中时,羡慕日韩 100 兆光纤宽带月租 100 元人民币,现在我们实现了;上大学时,羡慕日本月租 200 元不限流量的 3G 网,如今,我们的 4G 网速度快、覆盖广还便宜,轮到他们来羡慕我们了。这段「羡慕史」,何尝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缩影?今天的提速降费,又何尝不是网络服务再升级的动力?让群众切实受益,就是要瞄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升级。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的,就是要不遗余力改善、提升、发展的。
——《提速降费,升级数字中国》
例子加对比的结合
上述文章既有引用论证,又有举例、对比论证,请大家把这篇文章多研究几遍。
总结一下,主旨句+例子(或对比)=第二段。
举例类型:连用「……到……」;或者「从……到……再到……」;或者「当……」。
对比类型:「前些年……如今」;「曾几何时……时至今日」;「在日本……在韩国,而我们……」。
素材都可以从给定材料里面找。
比如:
如果说,当年「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曾让世界惊叹,那么现在,令世人瞩目的不仅是一以贯之的「深圳速度」,更有持续提升的「深圳质量」。曾几何时,深圳被外界称为「山寨王国」「仿冒商品之都」;时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