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为什么那么多人劝退,是不是真的前景很差?

查看全文
方向​ 电子工程所涵盖的学科方向相当之多,在部分院校甚至将两个一级学科拆分出来单独组件院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笔者对这些方向也不敢说完全了解,因此在这里,笔者试图用一两个例子来粗浅地介绍不同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 信息处理:主要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图像、视频)的分析与处理的技术。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脸识别、语音输入等等,如何将这些人或者其他自然界的信息正确地进行识别与处理,就属于不同的信息处理的研究内容。 常见的专业课程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视听信息系统导论、语音信号处理 信号检测:主要研究各种信号(如雷达、卫星)的识别与检测的技术。 大家常听到的北斗卫星等就属于信号检测方向研究的范畴。和大家生活最直接相关的应用就应该是导航了,正是信号检测精度的提高,才使得地图能够知道我们在哪里。从以前信号飘来飘去,到近来某企业近期推出了车道级别的导航,其背后正是信号检测手段的不断升级。 常见的专业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通信理论:主要研究各种通信理论与协议的设计与优化。大家常常听到的 3G、4G、5G(以及现在在研究的 6G)就属于不同的通信协议。从以前打开网页都卡、到现在在地铁里刷视频都很流畅,底层的技术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呢?这便是通信方向的研究内容。 常见的专业课程包括:通信信号处理、编码引论、通信系统 微波天线:主要研究微波天线传输的优化与设计。通信理论研究的是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及传输,微波则是分析这些信号在物理空间中如何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递。 随着微波天线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需要的天线越来越小: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电台都要架设到数米高,上世纪的手机也需要抽出来一根巨长的天线才能打电话。这些巨大天线的消失,背后就是天线技术一代一代的反复优化。 常见的专业课程包括:微波与光波技术基础、天线原理、射频通信电路 电路系统:主要研究电路集成相关的设计与应用。大家常听到的「造芯片」很大一部分就属于这个研究范畴。从手机芯片、电脑芯片,到各种汽车芯片、医疗芯片等等,都需要科学家们对上面的电路进行精心排列(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才能让它又小又快。 常见的专业课程包括:通信电路、数字系统设计、模拟电路原理 光电器件:主要研究光电子。这应该是各个方向里面最贴近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方向了。如果说电路是在设计,那么光电就是得去看看怎么造出来了。光刻机一类高端技术就归属于光电方向的研究范畴。记得在笔者上课的时候,这个方向的课程也是唯一需要了解「紧急淋浴」(当溅淋上化学药品后需要赶快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