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中东、北非洲一带(没错,上海和埃及开罗完全一个纬度),则属于从东到西的「东北信风带」。
所以,我们脚下的大陆,不仅有着普遍的「北冷南热」——更是有着特殊的「东冷西热」情况。
这就造成了,至今我们大陆上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西北侧的欧洲以及东南侧的中国。
我们再放大看下——
图 15:大陆的四个「气候象限」
那么如果我们再重新看一下这个图,你就能茅塞顿开——
图 16:游牧民的西征和南侵,能看出来蒙古越往西越「绿」,而中国越往西越「黄」
比起中原人走干旱、曲折的丝绸之路,游牧民走平坦、又是小半径区域的「北路」则容易得很。
所以,到这你就能明白,为啥我们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在南迁(qīn)之外,还会经常性的「西迁」到欧洲去——
整体来讲,我们一会儿要讲的匈奴、匈人、鲜卑、突厥、蒙古等等,一般最远也就打到中国北方、欧洲东部,西欧和华南一般还算安全,但因为中国离他们的策源地更近一些,在后来的元、清两朝,南方最终也不幸被攻破。
也只有到了近代,曾经在蒙古人统治下的俄罗斯异军突起,靠着近代化的指挥、装备,基本全盘接手了蒙古帝国的遗产,最终和中国一道,把蒙古国挤成了这样的一个小可怜——
然而如果我们回到那些草原英雄的时代,相信就是我们这个「宿敌」,也不可能不无限感慨。
3、「黄种」和「白种」的牧羊人
我们前面说到芬兰,这个印象中和我们距离很远的国家好像也没那么远——不仅如此,芬兰虽然长得皮肤白净,发色金黄,但根据他们父系 Y 单倍群的抽样,你能看到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
图 17:比起法国德国主体为 R1b 这种西欧高频的单倍群,芬兰却拥有 60% 以上的 N 单倍型
N 这个父系单倍型,比起欧洲,反倒是和东亚人常见的 O 单倍型同出一系,而在语言学上,芬兰人也是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截然不同的「乌拉尔语系」语言。
没错,他们的祖先,其实来自于这里曾分布的一个族群——乌拉尔人——
图 18:乌拉尔人大致的策源地(上图绿色、乌拉尔山一带)
他们长得样子大约是这样的——
图 19:乌拉尔山一带的汉特人大爷
至此,我们能不仅能解释芬兰人的「血统」问题,也能继续摸索出一个「黄种人」民族在北线的分布情况。
再往东,你会碰见第二个民族群体——叶尼塞人。
图 20:叶尼塞河一带分布的叶尼塞人
很遗憾,讲「叶尼塞语系」的叶尼塞人,在如今已经成为「濒危」的存在,他们大部分和俄罗斯人混血,语言也基本灭亡,但通过过去的老照片,你还能看见他们的样子——
图 21:上世纪叶尼塞民族中「愒(kài)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