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查看全文
队,需要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是感到很困难,但是填写简历似乎就很容易。这种简历式的结构框架有效地提高了写作速度。因为它将文章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首先,写作难度下降了。如果你撰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是一个中心思想。而表格式写作,至少为你设计了 3 到 4 个分中心思想,于是你的写作任务从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变为写 3 到 4 篇 200 字的小文章,如同将 1 个万米长跑变成了 10 个 1000 米长跑一样,写作篇幅虽然相等,但写作难度下降了。 其次,已指明写作内容。写什么,不用在写作过程中考虑了。因为表头已经明确了你要写什么。如,表 1 的表头是「兴趣」「优点」「缺点」等,它们指明了写作内容。 再次,无需考虑衔接问题。文章无论长或短,都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考虑铺垫、照应、围绕中心思考等等问题,以确保衔接的圆润通畅。表格式写作的各个部分衔接较为容易,有时甚至是硬桥硬马、硬碰硬的直接衔接起来,但无需自己费心衔接问题。 所以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填出来的,本书将这种理念称之为表格式写作。写作一定要将框架搭建起来,像一个表格一样,余下的工作就是向表格中填写内容。 近年来,在应用文写作或者文案写作上,人们广泛提倡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等概念。他们更多地体现在文章的内在。本书提出表格式写作,是希望读者能够从外在观察论文,更好理解应用文写作框架的意义。 3、良好的结构框架是学术论文深加工的基础​ 笔者提倡采用表格式写作,不仅因为表格式写作有利于写作,有利于阅读,还有利于信息的检索和深度加工。 如,有人要研究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停车、交通信号控制等诸多子问题。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得到大量的上述这些方面论文的支持,就需要研究者将多篇论文中的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概括、分析、综合。显然,如果论文写出散文式,神不散弹形散,这就让你很难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但表格式文章容易看懂,保证了更快地阅读速度,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表格式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检索到信息,无需阅读全文即可获得所需信息。这对于搜集和整理特定信息,意义重大。比如,我们想从数十篇自我介绍中找到善于唱歌的人才。如果自我介绍是散文模式,这个检索工作难度就大了。而如果是表格式,这个检索难度就明显小多了。所以表格式写作,有利于信息的再度深加工。 二、学术论文结构框架的特点 搭建论文结构框架首先需要提炼出论文的各个部分的子主题,而这可以参看本书第三章破题部分、本章的二、三、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