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查看全文
容易造成了鸡同鸭讲的情况。 但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都做到了「有的放矢」。如,孟子在《鱼我所欲章》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没有针对性的靶子。又如,《师说》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观点,虽然有「耻于从师」的靶子,但没有对这个靶子详细刻画。所以该文并非坐而论道,而更像是韩愈在预设立场下的自说自话。 为什么这些议论文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呢?因为本质上,这些议论文仅仅想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情绪,并没有想坐下来与他人进行平等对话、探讨客观世界的规律。学生论文一般不主张这样讨论问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有的学生不画「靶子」,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虽然画了「靶子」,但「靶子」和观点并不契合。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应引起重视。学生在提出观点之前,应对所研究现象、事实、待回答问题及待回应的他人论点进行深入分析、抓住本质、并进行准确描述。 3、开门见山 学术论文要开门见山,不能卒章显志。 《岳阳楼记》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前面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岳阳楼景色以及在淫雨霏霏以及春和景明时给人带来不同感受,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君子」不同于常人,不会受到景色影响心情,因为他们心怀天下,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阅读《岳阳楼记》,读了四段,都不知道范仲淹想说什么,直到第五段作者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卒章显志。 采用开门见山写作手法的典型代表就是李斯所写的《谏逐客书》。全文分四段。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即「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指出文章写作目的和观点,属于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接下来,文章分两段论证观点。第二段以秦始皇之前的四位国君使用商鞅、张仪等客卿取得巨大成绩为例,指出客卿是秦国强大的原因。第三段指出秦王使用的玉器、歌女等来自于他国,却增加了秦国的繁荣。最后一段,进行了理论总结,呼应了文章开头的观点。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气势轩昂。 学术论文应该像李斯的《谏逐客书》一样,要开门见山,进入主题,而不能像《岳阳楼记》那样铺垫太多。若是你铺垫太多,老师不愿意读完的,就给你打了叉了。 需要注意的是,开门见山并不等于「将论文的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更多的是,将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放在开头,而将论点放在论文的中后部。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结论。这样的结构,才能使得论文论点显得更加客观。 有些学生受到小说、特别是侦探小说的影响,觉得像柯南那样到文章的最后喊出「凶手就是你」特别酷。同时,原本研究过程或者思考过程通常会有一些曲折的。这样,很多学生把文章的线索弄得一波三折。但是,我们要知道毕业论文乃至大部分论文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