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部署
六、最后一击
8 月 15 日、16 日两天,港股周末休市。17 日,全球股市暴跌,不过恰逢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港股休市一天,躲过一劫。
接下来的三天,全球股市反弹,借助各种利好消息,香港政府步步为营,节节击退国际炒家。
国际炒家们建仓的平均成本,是在恒指期货 7500 点左右。8 月 20 日,恒生指数涨到 7742 点,将防线进一步巩固。
索罗斯等人恼羞成怒,香港政府的连续干预,让他们损失惨重。但他们过于自负,眼前的受挫只会让他们更加激进。
21 日,他们展开了主动反击。
当天,在股市收盘的前几分钟,多名外资证券商一齐发难,导致恒生指数在一分钟之内,竟然狂跌 200 点。港股再次被逼入危险边缘。
香港政府也毫不犹豫,在周末过后的 24 日,重新集结力量。当天恒生指数和恒指期货发生剧烈动荡,双方有来有回,恒指一度出现短时间暴跌 300 点的状况。
最终,在金管局与各大证券商的操作下,恒生指数被暴力拉升至 7845 点,恒指期货逼近 8000 点。
这些国际资本大鳄又吃了场败战,于是耍起了其他手段。他们开始大肆利用媒体,对香港政府进行口诛笔伐,试图利用国际舆论,阻止香港政府对市场的继续干预。
但他们太过低估了香港政府的决心。既然选择了破釜沉舟,怎么可能轻言退让?
随着入市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券商开始加入金管局的行动。他们只负责执行指令,从不过问金管局的策略,配合非常默契。毕竟,这是关乎整个香港的命运。
关键时刻,北京的两名央行副行长抵达香港,香港的中资机构也都接到通知,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护盘行动。
困境转移到了国际炒家那边。他们的期货合约将在 8 月底到期,他们的预期是,港股和期市没有守住底线,他们成功套现,大胜而归。
现在,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一部分炒家难以承担风险,不得不退出这场豪赌,并开始回购抛售的股票。而另一部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野心家,则在观望,考虑是否要将更多的期货合约转仓到 9 月。
对此,香港政府抢先在 9 月期指上做文章,提高国际炒家的做空成本。
这就意味着,8 月 28 日的期货结算日,很可能就是这场金融大战的决战之日。
只剩下三天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8 月 26 日,倒数第三天。
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按照原先的节奏买入、卖出。然而,下午 15 点左右,香港政府突然收起所有买盘,并开始抛售恒指期货。
部分不明所以的国际炒家们,来不及深入分析,急忙跟着香港政府一起抛售。
两分钟内,恒生指数急跌 160 点,恒指期货跌得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