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正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亚当·斯密于 1776 年出版了《国富论》,一举开创现代经济学。
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财富增量的来源,是很容易解释的,主要来自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即占有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多的人民!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为主体秩序的社会中,经济发展经常要让位于军事建设,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经常会颁布一些令现代人匪夷所思的政策,比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
到 18 世纪时,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力量,已经不能只用军事这个单一指标来衡量了。
因为,拥有强大海军的西班牙,竟然被啥也没有但商业发达的荷兰给打败了。
荷兰独立战争
西班牙的崛起之路,就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海外殖民,掠夺白银和奴隶。荷兰由于没有统一的王权,人力也不够,所以选择了通过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再回过头搞军事发育。
荷兰的胜出,标志着欧洲进入了以商业贸易为主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商业贸易为什么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诞生更强大的国家呢?
斯密认为,国家的财富创造,是无数人追求自身利益汇集而成的结果,并非出于统治者的意志。基于这个观察,斯密构建了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型,并从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以及理性经济人等角度,丰富了自己的主张。
斯密为我们勾勒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意识形态的秩序:
1)现代商业的基础,是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
2)看不见的手——个人追求利益的结果,将导致集体福利的最大化。
3)追逐商业利益,不再被视为可耻的事情,而是被看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所以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带来财富增长的?
首先,私有制确定了人们占据财产的合理性,激发了人们追逐利益的欲望;
其次,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成社会整体财富的增长。
资本主义,确实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成果,促进了科技进步,带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但它仍然面临着一个从未被解决的问题——周期性的社会崩溃——经济危机。
也就是说,斯密的模型,并没有描绘出资本主义的全貌,他肯定遗漏了什么。
02 斯密所遗漏的,到底是什么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不妨想象一个简化的市场经济模型:商品价格=利润+工资+原材料成本。
通常情况下,原材料是其他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商品,所以上面的公式可拆解为:商品价格 = 利润 + 工资 + 其他商品(利润+工资+其他商品)……
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化为:商品价格= 利润+工资。
在斯密的模型中:打工人出卖劳动,获得工资 ➜消费资本家的商品 ➜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