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查看全文
童货源,然后挂在网上零售又或者是大批量地卖给下游的实体店终端。 我要做的,就是理货出货,然后处理售后。 那会某宝还不包邮,快递时效也远远不如现在。 遇到有客户货要得多,张叔会自己叫卡车送去目的地。 一趟就能赚上万。 也是从那时,我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的参差。 原来有人会花几百块买个奶瓶,几千块买一个摇篮。 那些孩子,他们生来就在罗马。 而我,却连罗马的砖都摸不到。 张叔总说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的。 可韭菜一茬接一茬,学长学姐们都说着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 未来,真的会属于我们这样的平民吗? 张叔那里的活不难,或许是因为帮伯母看过店做过账,我很快就上手。 他赚得多,对我也很大方。 我省吃俭用,手上有了一笔存款——五千块。 我抽空回了一趟家,想把欠伯伯和姑姑的钱还掉一点。 大伯和姑姑们说不着急。 结果这事被爸妈知道了。 妈妈火冒三丈,训斥我:「有钱你不给我们,不给你哥存彩礼,去给他们干吗?」 「可是我欠了他们钱。」 「他们都有钱,还缺你这几千块吗?你一点都不为自己家着想,你就是只白眼狼!」 他们骂了我足足三天,妈妈又哭又闹,逼着我把那笔钱取出来。 只给我留了一百块生活费。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一个道理:当你有钱的时候,最要防着的不是敌人,而或许是你的亲人。 到了大三,张叔的生意开始下滑。 越来越多的厂商注册旗舰店,像他这样的二道贩子失去了优势。 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某宝这块蛋糕,盯上的人越来越多。 最开始进场的人吃肉,后来的喝汤,最后跳进来的,就要喝西北风。 他开始谋其他的赚钱渠道,因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鼓励我继续读研:学历越高,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知识的力量永不枯竭。 我那时念的专业并不紧俏,我自己也有继续深造的想法。 跟家里一提,爸妈炸开了锅。 16 「读研又要三年,家里哪有钱?」 「而且你哥都快 26 了,再也拖不起,必须尽快结婚了。」 「你赶紧找工作赚钱,再读你也是老姑娘了。」 …… 大伯听了消息后,也来找我。 我以为他会支持我。 可没想到他说:「你爸妈说得对,也到了你回馈家里的时候了,你哥是长子,你跟你妹也得帮衬着点。」 我失望极了。 大伯走后,妈妈冷嘲热讽地:「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让你读吗,因为怕你哥结婚我们找他们借钱!」 哥哥没表态。 妹妹说我想读就继续读。 十五六岁时,我很在意家里人和亲戚朋友的看法。 可我二十一了。 纵使他们不同意,我还是开始备考。 我认定的导师今年转去行政岗,成了副院长,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