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敢于给你自由的底气。
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各国别管多么不乐意,也只能选择美元。
美元再怎么滥发,世界各国对美元信用再怎么不满,也只能继续使用。
世界各国只能独自吞下特里芬两难的苦果,眼睁睁看着手中的美元不断贬值。
特里芬两难是世界各国的问题,但不再是美国的问题。
但新的问题又站了出来。
钱印得太多了?
美国拿到了美元霸权,当然不是为了供着,而是为了使用。
美元印得越多,铸币税收的就越多,美国便宜占得就越大。
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美元越印越多。
美元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物商品的增长速度——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要是我能收铸币税,我也愿意躺着就把钱挣了,干活多累。
于是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权,在世界范围大肆收购物资。
贸易逆差就形成了。
美国铸币税收的越多,美国的贸易逆差就越大。
而随着逆差流失到海外的美元就以各种形式,尤其是外国官方储备的形式停留下来。
刚才说了,外国在面对美元的时候只能独自承受特里芬两难的后果,也就是说既然选择使用美元,就得接受它的价值越来越低。
但眼睁睁看着手中好不容易赚来的美元就这么一路贬值,心里毕竟不好受。
所以世界各国就会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把美元花出去。
或者说,在官方储备足够的时候,把美元花出去。
把美元花掉,换成物资,美元贬值的损失自然就控制住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跟谁买?
跟其他国家买?
可以,但是等到其他国家手里美元也足够多的时候,那就会变成你们两个国家一起找别人买。
……
这个流程一直下去,直到所有国家都觉得手里美元太多的时候,就只能找美国买了。
美国当然是不能拒绝的。
因为这是美国的货币,他没有退路可躲。
但问题是,美国本来是想赚铸币税的便宜,本来就没打算生产足够多的物资,所以他没有办法满足你的采买需要。
如果美国愣要为这些海外美元兑换一些物资的话,那么通货膨胀就一定会上升。
这样,美元霸权的后果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头上。
于是一个新的悖论浮出水面。
美国享受美元霸权,就要超过物资供应的水平超发美元;超发美元最终回到美国完成消费和采购;消费采购需要美国增加物资供应。
既要超发,又不要超发。
既要又不要,咱们这里暂且把这个悖论叫做「塔哥悖论」。
「特里芬两难」的后果可以转嫁给其他国家,但塔哥悖论的后果就只能美国自己承受了。
因为美元是美国自己的货币,它退无可退。
这下问题就大了。
这意味着,当美元印得足够多的时候,海外美元就会成为美国的潜在威胁。
当外国政府想花掉手中美元的时候,外国的美元储备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