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为全家讲解。
「那冷库的部分建完了么?」老丈人敏锐地抓住重点,」如果建完了,冷库里面的隔热隔音就完全不用担心,不过封闭的冷库通风和宝宝她们金库一样有问题,而且冷库内使用明火危险极大。」
「没有建完,16 年建筑主体和配套水电设施完工,但建筑验收花了 2 年才通过,因为这其实是一栋违建。」我把内部照片调出来,找到相应照片,指着照片继续介绍,」19 年开始铺设冷库,用的是 50mm 水泥砂浆垫底,50mm 膨胀板隔热层,200mm 三明治结构保温层,30mm 耐火岩棉隔层的复合结构,三明治保温层里是制冷系统的管道。库体完工度 90% 左右,但氨气制冷设备还没来得及安装疫情就来了,企业倒闭了,工程也就停了。」
「那这地方是个烂尾楼?供水供电都没有?」丈母娘把试图逃走的大橘一把拉回来,用力地揉。
「当然不是,去年一个新能源叉车企业被招商过来,看中了冷库部分的隔音效果,他们做比亚迪刀片电池配套的,生产用的冲压设备,噪音大。他们就把冷库未完工的部分改造,安装了集尘设备。」我翻出现在的照片一一指点。
「新能源企业么,总是喜欢搞黑科技,这栋建筑 1 楼是装车平台,2 楼是办公区,3 层以上没有窗户,所以他们用碲化镉发电玻璃做成玻璃幕墙对 3 楼以上的东、西、南墙体和楼顶平台做了包覆,发的电通过一个放置在 5 楼的充电控制器,以 800V 直流的形式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这栋楼的设计年发电量 300MW。当然实际没有这么理想,而且未来天气极端化异常剧烈,我估计能有 20% 的发电量就谢天谢地了。」我一摊手。
「20%,是多少电?」「60MW,扣除传输损耗、升压损耗,大约 40000 度电。」「嗯,再打个 3 折,还有 12000 度,一天 30 多度,足够了.」老丈人算了算,」这么看,我们的困难就是储电。」
「这个还真不难。他们在建筑对面有个小展厅,后天会送过来 5 套车用刀片电池组和 10 个刀片电池模块,一共能存 950 度电。」「存得够了,输出能到多少?」「车用电池组可以 6 千瓦,电池模块 1 千瓦,可以分组使用,轮流储电、放电。」大家点点头,算是都松了一口气。
电的来源有了,电的储存也有了方法,再就是电力的使用了。
「整栋楼设计功率 400 千瓦,单层功率 100 千瓦,按说是绰绰有余,但是,」我挠了挠头,「我们基本不可能使用楼体里预设的电路系统,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弱电。原因也很简单,噪音和设备老化。」
我把图片翻到厂房的俯瞰图:「堡垒的变压器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在了靠近围墙的空旷地带,变电房也是。而且由于这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