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底层逻辑:不知道这一点,再多的话也是白说

查看全文
讲:影响,三流演讲:传递。这三个效果都是向外的,都是对别人的。所以不是单方面的,我说完了就完了,我是要跟别人之间产生一点点关系的。 所以我们每次讲话的时候,我们都要站在听众的立场上去考虑,他们想听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三、演讲是一个认知问题,也是情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一对一的讲话,我们一般都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会看他的眼神。但是演讲的时候,人一多我们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忘掉了听众。 有些人平时情商还挺高的,但是一演讲,就会说许多套话、无聊的废话,甚至是一些冒犯别人的傻话。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记住一句话:其实演讲问题,是一个认知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情商问题。 说它是一个认知问题,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演讲的本质是什么,演讲就是交流,就是沟通。跟平时的交流、沟通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形式上不太一样而已,变成了一对多的交流和沟通。 所以你不要一演讲,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就开始不说人话了。 而为什么说演讲还是一个情商问题?交流跟沟通需不需要情商?当然需要。演讲也需要情商,你必须得知道坐在底下的观众,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你得有一个移情能力,才能做出好的演讲。 所以我们再重申一下这个观点,以前我们为演讲做准备,我们会写一个 PPT,我们会弄一个稿子,我们会在网上学习一下那些有名的演讲。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去研究听众。听众都是什么年龄段的,都是什么性别,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想什么,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再开始演讲。 一般你的演讲工作由两个因素确定: 第一,你的演讲对象。我们刚说的,你要去做研究。 第二,场合。同一拨人,他们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想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不一样。 当你研究完你的听众之后,你就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 一般情况下,听众没有办法拒绝两种演讲:一种是跟他有关的;一种是对他有用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杰出的演讲者,不管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管他们本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会把自己的演讲内容包装成跟听众有关的,对听众有用的。 我看过一个演讲,奥巴马的老婆米歇尔的演讲,奥巴马是个演讲高手,他老婆也不弱。那个演讲被称为最好的「第一夫人」演讲。 演讲的真实目的是米歇尔希望大家把票投给希拉里,让希拉里成为她老公之后的继任总统。 但她怎么说的呢?她说:我是一个妈妈,我很担心我孩子的成长。我认为最适合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未来的人是希拉里。为什么?因为希拉里做了这样那样的工作,都是为了儿童的。 这个演讲一下子就跟听众有关了,因为有太多选民本身就是父母,所以许多人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