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时大窘,急忙推开谢瞻,转身抱琴进屋去了。
在屋里的杨氏听见动静,朝着窗外探头一看,就知道一双儿女又趴在墙上偷看隔壁的谢瞻和沈棠宁了。
一来这事儿不地道,二来……咳,杨氏和蔡询也有些担心姐弟两个看见不该看的。
这事儿自从她发现后便严厉警告过姐弟俩,没想到两个小兔崽子胆子肥得很,趁她不注意就趴墙上去偷窥人家,也是那小夫妻俩好性儿没和她告过状。
杨氏气得,把儿子和女儿拽进屋里就海打了一顿。
却说那厢沈棠宁进了屋,脸上的温度依旧没有退下去。
她也不好说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什么,将琴用帕子仔细擦拭干净。
琴是谢瞻亲手斫给她的,从在林间选木到煮蚕丝造弦,每一步谢瞻都是亲力亲为,整整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斫出这么一把琴。
当面谢瞻拿走了绿绮以后,便一直想为沈棠宁亲手斫一把新琴,可惜后来遭遇战乱,他离开京都城,一走就是几年,那斫琴一事也不了了之。
到如今,他才总算有充裕的时间好好为妻子斫一把好琴了。
因此沈棠宁平日里很是爱惜,并为琴取名清音,意为琴声音色清润,每日在闲暇时抚琴舞剑便成了夫妻两人在这乡野间唯一称得上高雅的乐趣之一。
谢瞻随后也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妻子的背影,知道她不肯转身是还在害羞,无声地笑着,一面擦拭剑身,一面看着他的妻子,最后将剑放进剑匣里。
“我去做饭。”谢瞻说道。
他去做午饭,沈棠宁便坐在床上做针线。
一年前的时候谢瞻修筑城墙,每天早晚都要去羊山的流犯营点卯。
为了不让沈棠宁做粗活,他每日就只睡一两个时辰,凌晨天还不亮便起来做早饭,再进山挖陷阱。
到了傍晚散值的时候,趁着天亮去山上打猎。
他身手矫捷,目力又是极好,通常能猎到不少好物。
若是野鸡野猪之类的动物,便拉回来自己吃,吃不完做成腊肉。
运气好些能碰上野狐和棕熊,将他们的皮剥掉让身上做成冬衣御寒再好不过,吃不完的就拿到镇上叫卖了,能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靠着打猎,谢瞻渐渐也积攒了不少银钱。
后来城墙修筑完毕,差役们又命他们去开荒。
与修城墙想比,自然是开荒的活计更简单些,至少不必每天都劳作,只忙过一季便能闲下来。
闲下来的时候偶尔班头会喊他们去干些别的散活,都算不上很忙,平时也不限制他们自己谋生计,只是依旧早晚到流犯营点个卯。
> 大部分时间谢瞻便留在家里陪着沈棠宁,或是进山打猎。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虽然说不上是大富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