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人

查看全文
。 飞船多年来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惊慌之余,我们立刻检查飞船,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是地球那边出了问题。 我们每天都会呼叫一次地球,不是为了任务,而是为了回家。 这个习惯被我保持到现在,三年了,我已经从失望,绝望,变成了麻木。 想来,那封绝笔信早就被送到我家中了吧。 两封绝笔信,我写了一整个下午。 并不是写得多,而是写得艰难。 我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学神——看起来不太爱学习,不够刻苦,贪玩,但成绩一直很好,是村里人眼里的榜样——学习好,听话,懂事,但我让他们失望了。 本想痛定思痛,复读一年。但我心里清楚,复读一年未必有好结果。 现在,我连最基本的膝前尽孝都做不到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我可以用这两句话安慰自己,但我该如何安慰父母?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交上了两张几乎写满的纸。看了一眼天空,皓月当头。 第二天,我们的训练就开始了。 白天,我们训练体能、野外生存、适应性和耐力,所有航天员必修的科目我们一个也不少。晚上,我们学习基础理论、飞船结构、仪器、系统控制,进行心理训练,一直到深夜。 时间太紧张了,一分一秒都极其珍贵。 得益于高度发展的科技,我们无需学习过于高深的理论和操作,省去了许多科目。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因为我们要加倍训练所有基础科目,往往昨天的折磨还没恢复,今天的训练又要开始。 这里的人开始慢慢变少。 事实证明,坚持走到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服软的。他们或因身体出了意外,或因天生承受不了某些训练科目,没有一个是主动要求退出的。 两个月后,这里从原先的 200 多人,变成了 30 多人。 根据联合政府和北京航天中心的计划,我们 30 多人当中,最终选出来的可能只有两到三人。 我对自己虽然有信心,但对最终入选却也没有把握,因为这 30 多人个个都是精英,根本看不出谁强谁弱。 2143 年 6 月 17 日星期一 观测到前方有正在移动的光点,显然是属于太阳系的天体。 若是往常,这必然是个令人欣喜的新发现。但是现在,我只担心它有多大,多重,飞船会不会被它的引力影响,会不会撞到它。 有没有可能,它是上上个世纪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或二号? 据我推算,旅行者二号还在遥远的前方,但旅行者一号应该离我不远。 如此看来,我们三个来自地球的飞行器一起飞向未知的宇宙,倒也不再寂寞。 3 月底,我们完成了集训,被允许回一次家。 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入选也好,淘汰也罢,回家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