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可。
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钻牛角尖,有时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那你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你不再确信能够获得煤气灯操纵者的认可——但你还没有彻底放弃希望。
第三阶段:压抑
第三阶段是最难受的:压抑。到了这个时候,你开始主动证明煤气灯操纵者是对的,因为那样你就有可能按他的方式去做事,并最终获得他的认可。在第三阶段,你精疲力竭,经常连争论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的病人梅拉妮完全处在第三阶段。梅拉妮是一位可爱的女士,大约三十五岁,在纽约一家大型公司担任市场分析员。她第一次来见我的时候,我几乎无法相信她是高级主管。她坐在我的长沙发边上,蜷缩在一件不成形的毛衣里,带着倦意浑身发抖,不住地哭泣。
促使她来寻求帮助的是一趟超市之旅。她在各个过道里跑前跑后,想要买齐当天晚上为丈夫乔丹和他的同事办聚会所需的食品。乔丹特意指出同事们都很注重饮食健康,希望吃到野生的三文鱼,让梅拉妮准备她拿手的三文鱼排。但当梅拉妮到达卖鱼的柜台时,发现只有人工饲养的三文鱼。她有两个选择:要么将就买差一点的三文鱼,要么准备另一道主菜。
哭泣渐渐平息后,她告诉我:「我当时就开始发抖了。我脑子里想的全是乔丹将会多么失望。我想象着当我告诉他超市里没货,我找不到野生的三文鱼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和我将要面临的一堆问题——『梅拉妮,你就没想过早点去买吗?你以前做过这道菜,你知道需要什么。你就这么不在意今晚的聚会吗?我告诉过你它对我有多重要。梅拉妮,还有什么能比确保今天的晚餐一切顺利更重要的事情呢?没有了。要不你告诉我,我倒是很想听听。』」
梅拉妮深吸一口气,拿了一张纸巾继续说:「这种问题没完没了。我试过一笑了之,也试过解释,甚至道歉,我尝试告诉他为什么有些事不能如他所愿,但他从来不相信我的话。」她往沙发里靠了靠,把毛衣裹得更紧一些,「他可能是对的。我以前特别井井有条,一切都打理得很好。现在连我自己都能看出来我的状况有多糟。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已经无法做对任何事情了。总之我就是做不对。」
梅拉妮是煤气灯效应的典型例子——她已经完全相信了煤气灯操纵者对她的负面看法,因而她没有办法再认知到真实的自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梅拉妮说得没错:她真的变成了煤气灯操纵者口中那个没用的、无能的人。她把丈夫过分理想化,极度渴望获得他的认可,以至于当他指责一些她根本没有犯过的错时,她也站在了他那一边——在这个案例里就是接受他的说法:她对聚餐不上心。对梅拉妮而言,向乔丹屈服、同意他的观点,比承认他的恶劣行为和她可能永远也无法获得他全心全意的、彻底的认可要更容易面对。她又需要——或者说她认为她需要他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