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反之同理,无产阶级也不仅仅是天生的穷鬼,没能力使资本增殖,从而被淘汰的「原资产阶级」也有下降滑落到无产阶级的。
上述现象,常被资本主义美化为「阶层的自由流动,公平竞争」。
一般人估计还挺向往上文说的「阶层流动,公平竞争」。
问题是,要真这么美好,马克思主义也不至于闹那么大动静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资本家破产成为无产阶级之后,也挺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真真儿的「屁股决定脑袋」)。
所以,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举个例子吧。
假设你是一家汽车厂的老板,你觉得某种车型会大卖,所以,你决定增产。
于是,你增购设备、原材料,扩建厂房。
然后,设备厂挣钱了,材料厂挣钱了,建筑队也挣钱了。他们都成功获取利润了。
但是,你生产出来的汽车没卖出去,破产了。
你也得去打工了。
但其实你并不服。
因为,你发挥了渠道作用。
若没有你在前面趟雷,设备厂、材料厂、建筑队就挣不到你的钱。
哦,他们挣到钱了,越来越富,从中小资本家成长为大资本家了,你成无产阶级了。
是不是很不爽?朕的钱!
经济学会解释,这是正常的竞争和「经营风险」。
会劝你认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赶紧收拾东西去当打工人,风水轮流转,竞争是永恒的,没准。
那些赚到钱的设备厂、材料厂、建筑队什么时候也跟你一样赔钱了,他们也得陪你一起打工呢。
又或者,你啥时候逮着机会又东山再起了。
然而,马克思主义会告诉你:「你丫的被糊弄了,这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异化」。
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最关键之处,既不仅在于你拥有多少,也不仅在于你生产了多少,更不仅在于你需要多少,而在于你能让资本增殖多少。
你说你拥有很多,但一旦丧失盈利能力,资本只会离你而去,人走茶凉。
老板也不能随便给自己开钱(这一点常被老板利用来装穷叫苦,跟你称兄道弟,要警惕)。
所以,凡是幻想当了老板就为所欲为,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那就是「皇帝的金锄头」思维,要不得。
你说你很能生产,但生产了卖不出去,不能兑现为利润,失败,破产(所以,也不能一天到晚灌鸡汤,加把劲,努力,奥力给。那是蛮干)。
你说你很穷、很饿、病得很重、很需要钱,拜托,你谁啊,麻烦滚远点。
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其他的。
比如,谁都知道医院少,医生少,看病难,排队难,耗时耗钱耗力。
问题是,你要是提出开设更多的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医生,让他们一天几班倒(既满足患者需求,又让医生能轮班休息),多半是会被反对的,因为这对医院的利润没有明显好处(虽然有利于医学院,做教材教具的賺钱),医院未必能挣到钱(这不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