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考古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重大发现以及有趣的发现?

查看全文
方,已算是惊天动地的生死大战了。 公元 970 年,双方战争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紧要关头,此时于阗获知大宋王朝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于是遵循汉唐规矩派出使者,向大宋朝廷紧急求援。 据碑文记载,为获得宋朝支持,开宝三年(970 年),于阗派出高僧法藏,亲往「西天」取得佛祖真身舍利。 法藏求取舍利的「西天」,据专家研究推测大约为今克什米尔地区或北印度一带,那里佛寺众多,又是佛教最初的起源地之一,法藏在那获取满满一金瓶的舍利并非难事。 在法藏大师取得足够的佛舍利后,于阗又加上和田美玉 390 斤,细马 3 匹,由法藏大师带入中原,请求大宋王朝出兵。 但令人遗憾的是,宋王朝最终并未同意于阗所请,而只是赐了法藏一套紫色袈裟,封其「光正大师」,允许其暂留大宋。 大宋朝廷这番举动的意思很明显:兵,我们是不会出的。 不过法藏你远来是客,咱天朝是礼仪之邦,自该尽一尽地主之谊,因此同意你留在境内,看一看上邦风物,过一过天朝的好日子。 法藏未完成任务,自然也不愿离去,于是便带着舍利金瓶,一直在大宋游历,先后去过五台山、峨眉山等佛教圣地。 每到一地,他便斋僧万人,又送金澜袈裟一件。 法藏这番散财童子般的举动,与其说是交流佛法,不如说是四处寻找支持,只是宋廷确实无意西域事务,所以法藏一直未能如愿。 此后法藏在宋境内滞留了数十年之久。 公元 1000 年后,西域联军在与喀喇汗王朝的大战中最终战败,于阗被灭国,此时法藏即使成功说服大宋朝廷出兵也回天无力了,最终他黯然病逝于兖州兴隆寺。 法藏去世前收了一个衣钵弟子「怀秀」,怀秀谨记恩师临终前遗嘱,希望修建一座佛塔妥善供奉来自西域的「舍利金瓶」,为此他向大宋朝廷写了大量信函,只是宋王朝对佛教事务一直不太感冒,因此这些信件最后都石沉大海。 公元 1008 年,宋真宗赵恒为了堵住因签署「澶渊之盟」受到的天下非议,腆着脸学秦皇汉武跑到泰山封禅,留下千古笑柄。 怀秀见宋真宗封禅,便想借此东风申请建塔,谁知还是没有成功,之后一直到了近 60 年后的嘉佑八年(1063 年),宋仁宗在位,朝廷才同意了兴隆寺建塔供奉「舍利金瓶」之举。 碑文上所记载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在讲「舍利金瓶」的来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它讲述的是宋王朝一次重大战略决策。 北宋王朝一直被人诟病「富而不强」,与这段极其隐秘的「金瓶求援」历史实是有着莫大的关系! 「金瓶求援」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关于于阗国「金瓶求援」一事在《宋史》中语焉不详,这件事在宋代史料中几乎没有提及,至于石碑上讲述的细节那更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