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被证实意味着什么?

查看全文
样的原理。 只不过贝尔不等式观察的是粒子的自旋方向在 XYZ 三个轴上的对应关系而已。 总之,我们知道发生纠缠的粒子,无论怎样观测,它们在每个轴上的自旋方向都是完全相反的。 但是是不是之前它们在发生纠缠的时候就商量好的呢? 我们就可以用刚才这个办法,来检查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套约定好的互补方案。 如果有,就一定能从不同维度的自旋方向的关系上,发现存在既定概率。 如果没有,那么这个概率关系,就一定不符合贝尔不等式。 然后,科学家们就做了很多次纠缠粒子实验来检验,发现实验结果,不符合贝尔不等式。 你看,问题果然不简单吧。 量子宝箱里的俩粒子,居然能跳出所有可能组合方案而存在。 这已经完全不能用常识来解释了。 贝尔当年为了粉爱因斯坦想出的巧妙方法,现在终于成功地否定了爱因斯坦的想法。 也不知道爱因斯坦如果知道,会是什么感受。 不过玻尔,肯定是很满意的。 但是,整个物理学界的感受都是不太好的。 因为还有很多科学家都抱着和爱因斯坦相似的想法,认为我们的世界不会发生这么荒谬的现象。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证明,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么荒谬! 贝尔不等式不成立从感性上理解,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真实世界,居然能实现和游戏世界一样的奇怪事情。 在游戏世界里,我们如果把两只量子宝箱,分开极其遥远的距离,比如说一百万光年。 在开箱观测的一瞬间,宝箱还是可以同步生成完全互补的精灵。 这个同步过程是不需要消耗时间的,所以看起来就好像是两只箱子发生了超光速的联系一样。 可是在游戏世界里,不等式可以被违反,是因为游戏里的空间距离都是虚拟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 代码机制,可以轻易地设定虚拟空间中的任何位置粒子的属性。 可为什么我们的真实世界里也有这样的特征? 这当然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贝尔不等式看上去很简单,其原理也的确很简单,但是却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公式之一。 因为,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不等式,是人类认识到的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之间,最明确的数学区别之一。 这个式子如果成立,那么量子世界其实就不存在。 一切量子现象背后,其实是某种经典规律在起作用,对于整个量子理论我们都要重新理解。 但是如果式子不成立的话,那么说明量子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微观世界里,必须放弃脑袋里的那些经典的形式逻辑,接受并承认那些诡异的量子现象。 由于这个不等式,不仅把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的差异,表现得那么明确,而且还非常有利于转化为实验进行验证。 所以自从贝尔提出了这个神奇的不等式之后,科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