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入码头,钻进了一艘海警小艇内,开足马力,向救援船只密集处迫近。冲破层层迷雾,徐良视野里逐渐出现十余艘船只。除巡逻艇和摩托艇外,三艘潜艇也正停泊在此处,随时准备下潜搜寻。
到了海警支队一艘大艇边,同学减速停靠,带徐良登了上去。
甲板上摆放刚打捞的飞机残骸碎片,一位表情严肃,眼袋深黑中年男人,正蹲在残骸中间,仔细研究着什么。旁边,一位警员正诵读着报告材料:
「通过对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调查,证实事故发生时机场的导航、雷达设备完全正常;失事客机机长出生于 1967 年,出事前已有 11000 小时的飞行经验;副驾驶出生于 1973 年,飞行时间 3300 小时。两人的驾驶执照和体检执照都有效,起飞前通过了例行体检;关于飞机,2002 年 3 月 27 日到 4 月 2 日,飞机接受了一次例行 5A 维修。另外,通过检查有关舱单、加油单,证实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时,其重量和配载都合乎标准。」
待到读完,班茂森抬眼见到徐良,便直接问起:
「你是首都机场,负责安检的同志?」
徐良点头。
「我叫班茂森,负责现场勘查和痕迹鉴定」中年男人站起身,向徐良握手示意后,紧接着问道:
「昨天你在安检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徐良想到那只奇怪的瓶子,本打算对班茂森和盘托出。但转念想起,X 光看不出瓶中液体成分,如果不说发现端倪,自己不会承担责任,可一旦说了,因没及时制止,事故责任落在自己头上。那时候,除暴安良的理想破灭不说,就连养家糊口的本职工作,都很难再保住。
想起老婆孩子,和辛苦维持的家,徐良矢口否认,连称安检期间一切正常。
技术人员从船舱内快步走来,手持一份报告单,向班茂森道:
「班教授,飞机的电路、发动机、油路和烤箱起火可能,现在均已排除!」
班茂森接过报告单:「飞舱里都是阻燃材料,就算是这些故障起火,也不能造成人体大面积烧伤,这么看来,起火原因可以锁定人为了。」
班茂森找徐良要了昨晚安检录像,坐到船舱内电脑前,将行李箱中装有瓶子的画面,逐一挑选出来。
「这段时间你留在大连,有些工作需要你配合调查」班茂森对徐良说完后,又回到飞机残骸碎片中间,自顾研究起来。
徐良明白班茂森留下自己的意思,既然飞机起火原因是人为导致,那么凶手和作案工具,就一定在经过安检通道时,暴露过痕迹。
至于自己发现的瓶子,是不是导致起火的原因?徐良心中忐忑无比。
遗体与残骸
离开空难现场的徐良,被安排至一家酒店内,整个酒店气氛阴沉,服务生衣着深黑,看不到平时待客时的笑容。
遇难者家属,同样被安置在此。众人聚在大厅里,等待着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