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巧用关键结果,带给你迅速完成计划的动力

查看全文
KR:巧用关键结果,带给你迅速完成计划的动力 高效抗击拖延症:引爆自律力的行为心理指南 进度条 0:00 13:14 上一讲,我们讲了六段——上瘾,我们学会了使用「相反习惯治疗」来构建一个对个人发展有益的「自律上瘾机制」。 这一讲,我主要来和你说说,你要如何用阶段性的关键结果,来驱动自己通过一步步完成小目标来实现大目标。 一、什么是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在我们之前讲到的初段里,我向你介绍了一种「四大天王法」,用来寻找到你天赋使命的一种策略。其中我提到了一位我自己特别认同的老师,吴军老师。 吴军老师不仅是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还是畅销书作家,我以前一直很好奇吴军老师是如何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还能腾挪时间写出《浪潮之巅》、《文明之光》、《智能时代》、《格局》、《态度》等 10 多本畅销书,而且还每年完成一次诸如欧洲游的远途旅行计划,学习 Light room 等后期图形制作工具软件,练习摄影技巧,并超额完成关于家庭、孩子和庭院修葺的目标。 直到我读到了吴军老师《见识》这本书,我才发现一旦开始使用了目标与关键结果法,也就是你可能听到过的 OKR,一个人不仅能自然而然地战胜拖延症,而且还能取得令人侧目的成果。 什么是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OKR 的全称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这是一套由 Intel 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发明,并由约翰·道尔带入谷歌,后来在 facebook,领英发扬光大,并且在 2015 年后又传入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高效方法。 在企业中,OKR 给管理层和员工都带来了效能的跃迁式提升,而今天我主要想和你说的是 OKR 怎样运用在我们个人身上,把这套来自硅谷的高效能方法来为你所用,实现肉眼可见的进步。 不同于 KPI,或者简单的目标管理,这些追求的仅仅是一个结果,OKR 更重视过程中你是否达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因为阶段性成果的达成能让人获得大脑奖励,而我们在「六段-上瘾」里说过,大脑奖励是激励你投入下一次行动的关键要素。 比如假设现在是新年伊始,我们给自己定年度计划,你可以比较下面两种设定目标的方式给人带来的激励效果。 第一种方式: 目标:年底参加 2021 年新年音乐会并演奏《克罗地亚狂想曲》 路径 1:每周上一次钢琴课,每天练一会儿钢琴 路径 2:每周上一次钢琴课,每天练一会儿钢琴 路径 3:每周上一次钢琴课,还是每天练一会儿钢琴 路径 4:每周上一次钢琴课,依旧是每天练一会儿钢琴 第二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