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巧用关键结果,带给你迅速完成计划的动力

查看全文
键结果需要付出的行动了。 比如你可以定: 目标 O1:今年要考研成功; 目标 O2:今年要开启斜杠生涯,成为一名心理学公众号主。 第二步,设定关键结果 KR(Key Results) 一般一个目标 O 会由 3 到 4 个关键结果去支撑它。这里,关键结果设置要注意 3 点: 1.关键结果不要太少,否则这个结果就变成了 O,和目标没什么区别;关键结果也不用太多,否则你会由于太发散而导致行动跟不上,最终陷入焦虑。所以 3 到 4 个 KR 是比较合适的。 2.另外,既然是 KR,是关键结果,你就需要使用一定量化的方式去衡量它。 3.在定 KR 量化指标的时候,不要定太容易实现的,一定要定一个自己需要够一够才能完成的。因为你只有在有挑战、有压力的目标下行动,你获得了这个关键结果才能让你产生大脑奖励;但同时也注意别定的太脱离实际,否则关键结果太不容易实现,人也会失去行动动力。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还是针对上面 2 个目标 O,加上关键结果 KR 来举例,这两个目标的关键结果你可以这样定: 目标 O1:今年要考研成功; 关键结果 KR1:报名参加一个考研辅导班; 关键结果 KR2:考研辅导班每月持续保持 90% 出勤; 关键结果 KR3:在辅导班的模拟考中保持前 20%。 目标 O2:今年要开启斜杠生涯,成为一名心理学公众号主; 关键结果 KR1:开设并运营一个公众号,将粉丝做到 1 万; 关键结果 KR2:每周末集中学习一个心理学话题,并做成推文发送; 关键结果 KR3:向心理相关机构投稿,或吸引心理相关机构找自己约稿,年度实现 1 万元斜杠收入。 第三步,每周滚动 每周滚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一周为单位,每周一早上或者每周日结束前,制定详细的落地行动,也就是列出你需要具体做的事情,中间去执行; 到了周五你再自行检验,行动过后你对完成关键结果 KR 是变得更有信心了;还是变得有些沮丧,或是变得稍稍没有信心了,并结合五段-复盘,为下一周的滚动做好准备,像这样循环往复地执行你的 OKR 计划。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信心度呢?这个其实是 KR 关键结果法的核心,随着你每个阶段性结果完成度提高,你的信心度就越来越强,大脑就会获得奖励,去刺激你下一次行动,这样正向循环帮你克服拖延问题。 比如关于考研 O 的 KR,匹配前两个 KR 的行动就比较简单,保持出勤就可以了,而最后一个保持前 20% 则需要靠多做真题卷刻意练习; 而斜杠 O 的涨粉 KR 需要匹配研究同类大号的打法;学习 KR 可以固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