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因为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信箱》栏目,后来又创办了《知心姐姐》杂志,从事家庭教育的事业,大家都亲切地叫我“知心姐姐”。现在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副理事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三套《非常 6+1》节目、《非常帮帮团》的教育专家。
你可能要问了,你都 70 岁了,不去周游世界,颐养天年,为什么还要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讲课呢?这可是我们 80 后 90 后的天下。这可能不是我最熟悉的环境,可却是我的一份责任。我为什么要做互联网这个课程呢?从事家庭教育事业 40 年,我发现每一个时代的父母都有着不同的压力。我的父母,面临的是物质的压力,那是一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家里这么多孩子,怎么让他们吃饱穿暖,是这代父母最发愁的事儿,于是她们这代的特点是省吃俭用。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的是生存的压力,我们要工作要学习,所以一边养育孩子,一边考学历考职称,考各种资格证明,我们这代人的特点是忙忙碌碌。当我的孩子成为父母,物质和生存的压力减轻了许多,但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代父母生怕孩子输给别人家的孩子,千方百计地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把爱都给了孩子,却总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焦虑恐慌,对这代父母的焦虑,我感同身受。
在做知心姐的几十年里,我每天都接到孩子和父母大量的求助信件和电话,几乎天天都处在火山口上,那些催人泪下的撕肝裂胆的信件和电话里泣不成声的那种诉说,让我深深感到今天当父母真难。
作为知心姐姐,我多么想给每一个求助的父母一点点帮助,帮每一位痛心无奈的父母解除一点点痛苦。我有多么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片宁静的天空。然而我力不从心,尽管我先后出版了很多的书籍,马不停蹄地在各地举办教育讲座,并且有近百人在从事知心姐姐的事业,但是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父母和孩子的需求。
幸运的是近年来网络课程如雨后的春笋蓬勃的发展起来了。许多年轻的妈妈爸爸开始在网络上学习各种课程,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的课程,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在奋斗中的年轻父母。我终于看到了希望,网络课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广大的父母孩子随时与知心姐姐交流,也能更系统更具体地阐述知心教育的理念,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育人的方法,做父母的要真爱孩子,就要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从小给予孩子精神文化的滋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去培育孩子。目的真的想帮助那些焦虑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