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亲子相处锦囊:不吼不叫养出好孩子》

查看全文
是看会的。儿童艺术是心灵个性的一种释放。他们作画是随心所欲的,没有什么定规,只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就会创造出不同的方法来表现感受。她从来不教自己女儿画画,任凭女儿随便的画,女儿画完以后给她看,她从来不评论女儿画的好不好、像不像,只是谈谈自己看画的感受。她默默地把女儿欢欢四岁到八岁画的写生都保存下来了,并且放进了她的著作里。杨老师跟我说,欢欢童年画了很多的速写,有的画特别让我惊讶,这可能与她小的时候受到自己喜爱艺术的这种作品的熏陶有关。欢欢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回家来,看到床上放了一本毕加索的画册,她就跟妈妈说,你怎么不早点给我看,她顾不上吃午饭,裁了很多小纸条,她在床上临摹起来。大师艺术的语言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使她感受到其中的美术的那种魅力。成年以后欢欢成为一个很有创意的知名画家,她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我八岁的孙子从小爱画画,每次看他用左手尽情地画、随心所欲地画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特别的激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有一次,他访问他爸爸小时候,第二天他就画了一本连环画,其中有一张是一个小男孩跑在一个平房和公厕中间,跑得很急。原来他爸爸告诉他,小时候家里没有厕所,要去公共厕所,他脑子里立刻形成了一个图,画几笔就勾画出来。我非常的羡慕他。我们女孩就要求完美,总想把房子、人物都画得很美,所以画得很慢,不像这男孩几笔就画出来了。当画笔成为一种语言方式的时候,创作的思维就从笔尖下流淌出来了。所以如果你想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是我们老师说的那句话,看孩子画画别说话,享受就行了。当一个人能把自己创意写下来、画下来,那就完成了创造的一大步,如果再做出来,那就厉害了。 三、 让孩子大胆的做,不怕做坏了。 你知道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吗?就是一个闯了祸的年轻人。百多年前,美国一家小药店出售了一种治头疼的药水,这个药水是由这个店的老板兼药剂师潘伯顿调制出来的,因为它是两种名的一种谐音,就起名叫可口可乐。有一天,这小店员睡着了,来了一个头疼患者要买药,小店员朦朦胧胧地就取这个口口可乐的药水,发现卖光了。他从小在这个店里工作,对药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拿了一瓶类似的治头疼的药水与苏打水、糖浆混在一起,倒了一杯给这个病人。这病人深深地扎了一口,连声说好好。一会儿,又来一个顾客非要买刚才那个病人喝的那种的药水。可是小店员忘了刚才用的什么药了,顾客就跟他吵起来了,这老板闻声就出来了,他亲自配好了可口可乐的药水给这个顾客,顾客竟然说他受骗了,说刚才那人喝的是紫红色的,为什么变成白色了呢?后来经过追问,老板知道了原委,他没有责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