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亲子相处锦囊:不吼不叫养出好孩子》

查看全文
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任。我们与其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不如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今日努力的奋斗,怎么会有美好的明天呢? 好,今天我们讲了如何培养孩子抗挫力的三个体验: 第一个体验是体验挫折,要给孩子跌倒了爬起来的信心; 第二体验失败,要给孩子和失败握手的勇气; 第三体验灾难,要事先教会孩子抗灾难的本领。 今天我们说说怎么样说话才不会伤到孩子?诗人安琪洛谈到过言语的力量,他说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看不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然看不见言辞,可是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的心里,把言辞比为子弹,这是非常的合适。但是言辞跟子弹又有点不同,言辞是有生命力的,它甚至具备了创造和毁灭人的能力。有的时候激励一个人,只需一句话,击垮一个人也只需一句话。如果伤人的话是从亲人嘴里说出来的,那么伤害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很多爸爸妈妈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达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和受害者,在人生的底片上留下阴影。所以今天我们要研究一下这些子弹。我认为伤害孩子的语言子弹有两种,一种是致命的子弹,摧毁的是孩子的自尊;一种是误伤的子弹,打击的是孩子的积极性。 一、 致命的子弹,摧毁的是孩子的自尊。 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中,原生家庭会在一个人的人生底片上留下许多的黑点和红点,这就是人的潜意识。积极的心理暗示,留下的是红点,写着我能行;消极的心理暗示,留下的是黑点,上面写的我不行。这些点烙印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平时不容易被查阅出来,但是关键的时候会左右我们的选择,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请教请教》栏目,作为节目的专家团成员。有一次节目的主角是一位 17 岁中学生的父母,17 岁的中学女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有一次她期末考试仅仅比第一名少了 0.5 分,她没有回家,而是跑到家门口附近一个五层楼下跳下去了,摔成了重伤。当她被别人救起的时候,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要跳楼?她哭着说,我爸说了,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考不到第一就别回家。录制现场,她的爸爸悲痛欲绝,说本来想激励女儿考上名牌大学,没想到却害了她。这位父亲是怎么害了自己的女儿呢?他用必须考第一控制了孩子的生活。这个女孩的精神世界完全被父亲的虚荣心控制了,考不到第一就别回家。这句话就像子弹,打入了孩子的潜意识,它面对失去第一的时候,这组子弹就发挥作用了。她脑子里全是“我不行,我不行,只有死路一条了”。我曾经去过多次少管所,与那里的少年犯面对面,70% 的孩子都受过父母言语的伤害。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