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发现他们普遍拥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品质:一是坚韧不拔的韧性,二是善于为自己的目标不断的积累,三是很自信。如果你问我什么叫自信?我认为相信自己的价值就是自信。自信的人常常爱说我能行,自卑的人常常爱说我不行;自信的人内心充满了动力,而不自信的人内心充满了恐惧。
曾经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记者们,对全市 800 多幼儿园的小朋友、600 多名小学生和 200 多名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心里藏着很多的怕,在学校,怕被老师 K、怕没有死党跟我玩、怕高年级大同学打我、怕考试考砸锅;在家里,怕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做法、怕被勉强做不喜欢做的事儿、怕做噩梦;在公共场所,怕家长当着外人的面揭自己的短、怕一个人横穿马路、怕公交车太挤、怕迷路、晚上怕鬼、怕毛毛虫,看完孩子罗列的 99 个“我害怕”,连我这一个认为自己胆大的人都有点害怕了。不是因为别的,而因为这些害怕会严重地阻碍孩子正常的发展。
孩子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怕呢?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体验过成功的滋味,或者之前的努力和进步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和老师的肯定,也许父母太害怕孩子失败了,不敢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产生对失败的恐惧。一个没有遭遇过挫折,没有品尝过成功滋味的人,就失去了自信的源泉,人生从此陷入恶性循环。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今天我想讲一个残疾人如何生存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看父母在培养孩子自信,挖掘孩子潜能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的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双腿,却能驾驶汽车;他没有双腿,却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他没有双腿,又得了癌症,却能周游世界,到 199 个国家和地区去演讲。他时时刻刻面对死亡,却能拥有最完美的爱和生活。他的一句名言震撼了世界,如果我能,你也能,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个伟大的人叫约翰.库缇斯,澳大利亚人,1969 年出生,是世界上著名的激励大师。几年前,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他的故事,立刻被他的精神所折服,他的那句震撼世界的话,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曾经遐想过,假如有一天,我能亲眼看到他,听他的演讲该多好,我一定要问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坚强?你的生命的潜能是怎么被激发出来的呢?可是转念一想,这不可能,他在遥远的国度,我怎么可能见到他呢?但是不可能有时候真的会变成可能。我真的见到他了。2009 年 6 月 8 号,我受邀到上海主持一次公益演讲,主题是“爱坚强”,而主讲人正是约翰.库缇斯,我真是又惊又喜。爱心能让梦想成真。说来真的很奇怪,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我和约翰先生却一见如故,好像是早该见面的老朋友了。虽然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