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初以什么名义买的瓦良格号?

查看全文
足 306 米,比泰坦尼克号还要长 40 米。 再加上前前后后的拖轮,全部长度有 550 米,宽度 71.95 米。 而土耳其海峡又细又窄,从过往经验来看,「瓦良格号」要想穿过去会有危险。 要么触礁,要么搁浅。 如果发生这种事,土耳其海峡就得封堵,到时候损失的可不止这一艘航母的钱了。 再说了,海峡两边还有奥斯曼帝国的宫殿古迹、清真寺,万一被撞坏了,谁来负责? 米尔扎欧鲁说得头头是道。 总之就是一句话,「瓦良格号」于情于理都不能被放行。 不过,如果你们要强行过海峡,也不是不行。 有两个办法,一是把船拖回黑海造船厂,安装船舵和动力系统再回来。 这样对方向有个把控,不至于触礁。 二是直接把「瓦良格号」一分为二,切割成两部分,分批通过。 很显然,这两个方法都行不通。 澳门创律花费了十年时间,才把「瓦良格号」成功买下,从造船厂拖出来。 现在再让它返回乌克兰,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 实际上,姚匡乙大使听了这两个解决方案,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土耳其政府阻拦过海是假。 扣留航母是真。 对方迟迟不放行的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安全问题,而是不想让航母被中国所有。 当时,土耳其国内正在「两党内斗」。 而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内斗的一个重要分歧点,总理和外长重视中土关系,而米尔扎欧鲁为代表的右翼民族行动党却处处阻挠。 不巧,「瓦良格号」放行问题正中米尔扎欧鲁下怀。 与此同时,一些「外力」也在影响着土耳其。 其实在姚匡乙大使会见米尔扎欧鲁之前,美国大使比尔斯也会见了他。 他们在谈话中虽然没有提到「瓦良格号」,但言语间却一直围绕着土耳其海峡,称要在海峡周围安装 13 个船只通行监控站…… 言下之意,你懂我懂。 不过令姚匡乙最尴尬的,是「瓦良格号」的身份。 虽然澳门创律买下了这艘航母,但经过美国、土耳其媒体调查后发现,公司并没有实业,在澳门也没有相关的赌场许可证。 这样一来,关于「瓦良格号将被中国改为航母」的传闻喧嚣直上。 很多西方媒体都在猜测,这是中国政府下的一盘大棋,表面为商业用途,实则为造航母。 姚匡乙看着这些报道,不急不躁,没有站出来肯定,也没有否定。 因为这一次,西方媒体没有凭空捏造。 他们猜对了。 购买「瓦良格号」的实际操盘者,就是我们的中国海军。 这一切,都是个局。 局? 「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 这是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老人的毕生心愿。 刘华清将军 二战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谁拥有航母,谁就拥有最高级别的军事话语权。 而我国当时还没有一艘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