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科研人员要搞学术造假?

查看全文
定结果,彻底打消了外界对「汉芯一号」的疑虑,也将年轻的陈进一步步推向了神坛。 (二) 发布会之后,陈进成了科研界的「明星」。 他的「华丽背景」也被记者媒体挖出来,一次次展现在大众面前。 陈进先是在同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又在 1994 年和 1997 年获美国德州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和博士。 即使现在放在国内,这样的背景都是「香饽饽」,更何况还是在急需人才的 90 年代。 陈进博士毕业后,并没有立即回到中国。 而是入职了美国摩托罗拉半导体总部,成为了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 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是美国的老牌科技巨头。 当我国还处于解放战争时,这家公司就已经涉足通信行业,科技实力世界领先。 也正是在摩托罗拉公司的这段履历,为陈进的归国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1 年,陈进回到国内。 像陈进这般不可多得的海归博士,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2002 年,上海交通大学早早向他抛出橄榄枝,专门为他成立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聘请陈进为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汉芯」项目总设计师。 人才、项目、团队、资金、设备等资源一应俱全。 中国自产芯片的出炉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万事俱备,只待功成。 没过多久,功成时刻就到了。 2003 年 2 月 26 日,「汉芯」项目的首创成果「汉芯一号」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当媒体的聚光灯聚焦在这位天才青年的身上时,一切都是那样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 这研发速度实在太快了。 不过,令人惊讶的不只是「汉芯一号」。 在「汉芯 1 号」发布一年不到的时间,2004 年 1 月,汉芯二号、三号先后横空出世。 其中一款是 24 位 DSP 芯片,另一款是具有中央处理器功能的 32 位 DSP 芯片。 之前陈进预设的「四年规划」早已超额完成。 而陈进,自然也成为了全国集成电路领域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在这之后,一大波荣誉被冠在了陈进头上: 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上海交大长江学者、微电子学院院长。 除此之外,陈进还兼任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CEO,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人预测他能坐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位置,有人奉他为「中国芯片的先锋」。 陈进对此言论总是笑着摆摆手,表现出了足够的谦虚和谨慎。 事情发展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年轻的陈进,就是那个改变中国芯片发展的「功臣」。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些知情者终于看不下去了。 (三) 2006 年 1 月 17 日,「汉芯一号」发布会三年后。 这天,一位神秘举报人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