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简介:作家代表作《另一种天才》如果让我给当代年轻人们一个建议,那我一定会说:千万不要沉迷于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的优越感。1我在大一的时候,非常沉迷于享受那种「多元感」。我会一点PS,会一点绘画,懂一点写作,又懂一点健身……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懂一点。我发现我的同龄人都完全不懂,和他们对话的时候,我总是在输出的那个,于是我开始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就算懂得不深也够用了,计划着还要去学...
柴桑
作家 代表作《另一种天才》
如果让我给当代年轻人们一个建议,那我一定会说:千万不要沉迷于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的优越感。
1
我在大一的时候,非常沉迷于享受那种「多元感」。
我会一点 PS,会一点绘画,懂一点写作,又懂一点健身……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懂一点。
我发现我的同龄人都完全不懂,和他们对话的时候,我总是在输出的那个,于是我开始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就算懂得不深也够用了,计划着还要去学更多领域的技能,尝试更多维度的东西,做一个更斜杠的多元青年。
醒悟来源于一次我帮人解决问题时不小心遇到了专业人士……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降维打击。我是被降维的那个。
我还在结结巴巴想怎么说的时候,他已经流畅的说出了原理。我还在冥思苦想怎么解决的时候,他已经列出了好几种方法的优劣问你要选哪个。我还在像原始人一样不灵活操作的时候,他已经搞定放下键盘去一边喝茶了。
这就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和我这个所谓「斜杠青年」的差距。被打击后,我狠狠的在心里鄙视了一把自己。此后我开始深耕写作,专注知乎,当然其他的我也一直在学,但我再也不会拿我不精通的技能出去吹嘘。
随着这段人生经历,我发现了「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的本质真相:
其实大部分几乎没什么专精与特长的人都会对自己有这个评价。这个评价就是对自己其实一无所长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2
这在现代也有一个所对应的概念,叫做「达·芬奇诅咒」,是所谓的聪明人最容易犯的一种思维错误。
「达·芬奇诅咒」一词出自书籍《达·芬奇诅咒》,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探讨:他自诩是一个聪明人,为什么却没有达到如达·芬奇一般的成就?
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一位画家、建筑师、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上也有许多伟大的成就,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尤其擅长人体解剖和机械制造。在后世人的眼里,达·芬奇是个普世意义上的「全才」。
作者在书里提到,在达·芬奇那个年代,世界上几乎 99% 的人连字都不识。那个时代的聪明人,只要稍微多花一些时间研究一些东西,就极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内获得一些显著的成就。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