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双11」喜报式实时成交额不见了?如何看待「双11」逐渐趋于理性消费?

查看全文
韦的状况是同一个性质,都是货币信用崩溃的恶果。 一般来说,恶性通胀属于严重经济危机的范畴。 跟在后面的,大多是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即使是土耳其这样的国家,看着似乎对恶性通胀免疫了,其实民众对埃尔多安的不满,已经体现在胎死腹中的政变和即将到来的选票政治上了。 2) 消费过热。 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因为信贷超级宽松,再加之日元升值,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种通胀体现为民众消费能力的快速扩张,市场需求快速上涨,导致了物价上涨。 其实 2017 年前后的我国,也短暂出现过消费过热。 A 股在 2017 年到 2019 年间,都有个风口叫「消费升级」,当时炒的就是涨价概念,只是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下沉」和「降级」。 这就是债务周期的固有特点——债务扩张带来的消费能力扩张,会带来「消费过热」,然而当还债周期到来,就势必要压缩消费。 但现在连「消费降级」都不提了,因为已经常态化了。 当一个人将胖未胖的时候,他还会对着镜子发愁:「这是要胖呀?」 然而当他胖成了习惯,也就不会再嚷嚷了。 3) 供给不足。 目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所经历的通胀,就是这种情况,地缘战争使能源、粮食的供给出现短缺,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我们在 90 年代「市场改造」时期,也经历过因为产能不足供给短缺而造成的物价飞涨,当时叫「价格闯关」。 这种由供给不足带动通胀,和阿根廷、斯里兰卡那种因货币信用崩溃而造成的通胀,是有本质差别的。 比如你不会想要阿根廷、斯里兰卡等国的货币,但会想去争抢美元,对吧? 这就是对这种差别最好的解释。 欧元日元的汇率虽然也在下降,但却不是外债违约引起的,而是由资本流动引起的,这个差别也需要了然于胸。 总之,欧美的通胀是由供给不足引起的。 供给不足,供不应求,就会涨价,很合逻辑吧? 阿根廷、土耳其、斯里兰卡等国的通胀,肯定也受到了供给问题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债违约导致的货币信用崩溃。 所以说通胀只是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背后的真实形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得往深里去扒一扒才能知道。 恶性通胀和消费过热这里就不扒了,以后会在其他章节专门去谈。 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我们的情况,都距离恶性通胀太远,更是和消费过热八竿子也打不着。 发达国家作为主要消费国,我们作为主要原材料进口国,按理说,都会受到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但为什么发达国家理所当然地发生了通胀,而我们却没有呢? 供给短缺,物价上涨,肯定是不好的局面。 但供给短缺,物价却不涨,这画风是不是也很诡异? 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需求也下